宋朝为什么设立通判,还要皇帝亲自选人?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看过历史或是电视剧的人一定都会知道“通判”这个职位,这个职位来源于宋朝,主要负责州府里的事务。
在宋朝的州府里,主要的职位一般都是知州和知府这类,所以推演下来,通判应该是他们的副手,也就是我们如今的副职二把手。通判这个职位可以说是宋朝特有的了,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
就其形式来说,通判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帮助知州和知府完成他们的工作。在宋朝,知州、知府以及通判三人都各自有自己的办公室,且分别位于不同的地方。
这在《淳熙严州图经》中就有记载,其中说知州在子城的正北方向工作,而通判的工作地点在街道的西边。
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如果通判是知州的助手,那怎么会让他在别处办公呢?既然把他安排在别处,那肯定就有分别治理的意思在。
而真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宋朝之所以设置通判这个职位,最开始就是想让他们去监督知州和知府的工作。
《历代职官简释》一书中说,宋朝最开始设立通判的时候,通判的权力和知州以及知府是没有差别的。他们实际上是一起负责事情的,并且通判还是知州和知府的监督人。
对于通判这一职位介绍的最详细的书是《宋史·职官志》,书中说皇帝为了解决唐五代时期地方官员权力太大的形势,就设立了通判这个职位。用以监督他们的工作,将他们的行动一五一十地向皇帝汇报。
简单来说,通判就相当于千里眼和顺风耳,帮助朝廷内的皇帝知晓更多宫外之事。
如此看来,宋朝的通判其实和汉武帝时期的刺史还有些相似之处。汉朝最开始施行的制度是郡县制,也就是在朝廷外设立很多郡县,然后再分别任命一个太守到各个郡县中去掌管事务。
在汉朝,太守这个职位是很高级的,从它的薪水中就可见一斑。
当时太守的薪水约有两千石,仅次于九卿。可是皇帝对这些人都不是很放心,觉得他们靠不住,于是就想了个办法。
那就是从朝廷中派出多个刺史去每个郡县巡查,监督太守们的工作和行动。汉武帝那时把汉朝分成了十三个郡县,于是就让十三个刺史分别去不同的郡县监察。
和有两千石薪水的太守比起来,刺史这个职位就低级许多了。他们的薪水只有六百石,连太守的三分之一都还差点,但是这些人手里的兵器也都是尚方宝剑这种神兵利器。
就算太守这一职位再高级,是升是贬也都取决于这些刺史。如果有太守敢找刺史的麻烦,那后果可能就是被罢官了。
在《三国演义》中,刺史的职权就要远远大于太守,很多太守甚至都要去逢迎刺史。所以那个时候像刘备、袁绍这些刺史手里都掌握着很大的权力,而孔融等太守们日子过得就比较艰难。
宋朝通判这个职位虽然级别也比不上知州和知府,但这些人也都是在朝廷的精心挑选中坐上这一职位的。
在宋朝的规章制度中,只要是科举考试每一科的前三名,除了可以当京官外,还可以直接当上通判。而且通判这一职位的人选,一般也都是皇帝亲自挑选的。
当初宋太宗的弟弟被贬的时候,他经过再三考虑,*让袁廓当了房州的通判,去监察弟弟这个案子,并赐给他白金三百两。
因为太宗弟弟这个案子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派人去监督底下的人,宋太宗又怎么会放心。而袁廓在此之前也做过知州,所以也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在吴越王回国的时候,袁廓也被太宗派出去做事情,*把事情完成得*好,宋太宗很是赏识他。每一次宫中举行宴席,都会给他专门留一个位置,来表明自己对他的喜爱。
表面上袁廓从知州变成了一个通判,好像是降级了,但是他心里知道太宗这一任命背后的意味。*太宗弟弟在房州去世,袁廓才回到了太宗身旁,还获得了一个比知州地位更高的职位。
从前面的诸多事件中,我们都能知道宋朝的通判到底是个什么的官位。所以说这通判是知州的副手,不算对但也不算错,毕竟它是在帮助知州的同时监督他们的工作。
上一篇:最受欢迎的俄罗斯女演员有哪些(俄罗斯知名女演员大盘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