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利用温室栽培技术,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但是如果过量生产,易导致韭菜长势变弱,品质下降等。这是因为韭菜根茎部的营养状况是其生长和持续高产的基础,所以合理地收割,能改善根茎部的营养状况,确保韭菜品质优良和产量稳定。那么韭菜收割要注意些什么呢?但在种植时常常会出现韭菜干尖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韭菜的品种,降低了经济效益,给农户带来一定要经济损失。那么造成韭菜干尖的原因什么?又该如何防治?
早春温室韭菜收割注意事项
1、时机要适宜
早春温室韭菜收割时间间隔一般是30-40天,这是韭菜大多高30-40厘米左右,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较高,韭菜品质和产量都比较优良。如果收割过早,植株高度和养分积累播种,产量较低,风味偏淡;但是如果收割过迟,植株极易倒伏,老叶易黄化,感染病害的风险也会增加,韭菜的口感会日趋下降。在收割时应选择锋利干净的镰刀,选择在晴天早晨或晚上进行,以早晨棚室内排湿后进行收割为好。在低温寡照天不宜收割,因为这时棚室往往低温高湿,收割后韭菜生长缓慢,长势偏弱,也极易感染病害。
2、留茬要适中
留茬高度是指收割位置和韭菜鳞茎上端的距离,留茬高度要适中,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3-4厘米最为理想。从刀口颜色上判断,截面呈浅黄色为宜,若颜色偏绿说明留茬过高,若偏白色说明留茬过低。韭菜留茬过高,会影响到当茬的产量和品质;留茬过低,极易损伤到叶鞘基部分生组织,还会影响到下茬的收获时间以及产量,使得整年产量下降,还有可能造成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
3、收割次数要适当
温室韭菜的收割次数应该根据植株的长势、肥水、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而定,整个冬春季以三次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四次,这样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在收割前一周内应该避免浇水施肥,加强通风排湿,收割后应该加强保温,在新叶生长到4-5厘米之前不宜浇水施肥。这样能极好的避免韭菜灰霉病的发生,有利于韭菜健康生长,促进高产稳产。
韭菜叶片干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土壤酸度较高
韭菜喜土壤偏中性,在种植生长时如果土壤酸度过高,或者在施肥时在土壤中长期施用粪稀、饼肥或硫酸铵等酸性肥料,也会使土壤的酸度提高,使其酸化。而韭菜在酸化的土壤中生长,会引花酸害,叶片生长缓慢,而且叶尖会发黄干枯。
防治方法:种植前对土壤进行pH值检测,施肥时要注意,不宜长期施用酸性肥料,如果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可在土壤中撒入石灰粉调节酸碱度,但不适合在大棚中使用。
2、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导致韭菜叶片干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棚,由于大棚通透性和露天种植略有差距,不利有害气体的排放。在扣棚前施用大量的酸性肥料,会使其在分解时产生大量的氨气,加上在大棚种植,导致空气中氨气含量越来越高,从而使韭菜黄叶、干枯的现象。
防治方法:合理使用粪肥和化肥,不宜一次施用过量,遵循少量多施的原则,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严重施用酸性较大的肥料,尽量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3、高温、通风不良
韭菜是喜温的蔬菜,适宜生长在5-35度的环境,但是如果种植时温度长期超过30度,有未能及时的通风,又或者在暴雨后突然放晴,就出出现枯叶现象。
防治方法:掌握正确的通风方法,但大棚内的温度在20-30度时,可适当的放小风,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也要相应的增强通风。通风时的速度要慢,不宜让冷空气突然的进入,通过通风适当调整昼夜温差,缩小温度。
4、营养失调
在韭菜生长时除了常见的元素外,还需多种的微量元素,如果出现这些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导致营养失调,也会导致韭菜出现干尖的情况。比如缺钙时,叶片黄化、干尖枯死;而缺硼时,心叶发黄、生长缓慢,而若硼元素过剩,心叶也会出现枯死现象。
防治方法:在施肥时适当的施用一些有机肥,保证韭菜生长所需,如若因营养失调出现的黄化、干尖现象,要及时补充相对应的微量元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