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粽子为什么叫角黍(角黍的来历)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已成节日的主角,我们在品尝粽子美食时,你可知道,粽子还有一个雅称“角黍”,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它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聊一聊。

我们知道,粽,是“宗”字加一个米字旁组成。《说文》曰:“宗,尊祖庙也”。由此推想,当初创造“粽”这个字可能是因为粽子是以米为主的一种祭品。

我们还可以看到《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梦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所以,古时人们就是把这种用米做的食品当作祭品使用,一直延续至今。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人民群众一个传统习俗。

为什么粽子又叫“角黍”呢?据记载,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当然,另外也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五日也,又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可见,从晋代开始,粽子又有了“角黍”一名。为会么把粽子称角黍呢?原来晋代包粽子用的原料是“黍米”,并开始用菰叶包裹使之成角状,称“角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

这就是说古时由于我国北方产黍,人们那时多用黍米做粽子,包成角状,称“角黍”。

到了唐代,粽子又称为“角粽”。唐代诗人郑谷就写有“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之句。

而且,从唐开始,人们还用秔(粳)米包粽子,史称“秔米粽”。这可以从唐代诗人元稹有诗云:“彩缕碧云粽,香秔白玉团”。因秔米粽不包馅,更显得洁白如碧玉一般。明《析津志辑佚》也提到说:“五月天都庆端午……光禄寺酒、枣糕、蜜枣糕、秔米粽”。

粽子也称“裹蒸”。根据明代王志坚《表异录·饮食类》中记载:“南史大官进裹蒸,今之角黍也”。这就是说,古人曾根据粽子通过包裹蒸食的过程和特点,又把为粽子称为“裹蒸”。

到了明清后,民间的粽子大多用糯米来包裹,因此不叫角黍了,只称粽子。

粽子为什么叫角黍(角黍的来历)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已成节日的主角,我们在品尝粽子美食时,你可知道,粽子还有一个雅称“角黍”,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它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聊一聊。我们知道,粽,是“宗”字加一个米字旁组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粽子为什么叫角黍(角黍的来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粽子为什么叫角黍(角黍的来历)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粽子为什么叫角黍(角黍的来历)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1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10元/次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