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了解一些关于汉字历史和现状的知识,增强对汉字的自豪感,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能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搜集资料,或者能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重点】
1.能围绕搜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情况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自豪感,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上3-4课时,课下活动若干次,持续1-2周。
活动一:学习调查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一些关于汉字历史和现状的知识,增强对汉字的自豪感。
2.能搜集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或者能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3.学习调查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发研究汉字的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汉字不仅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遨游汉字王国,一起走进“我爱你,汉字”,探索汉字的奥秘,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吧!
教师引导: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将汉字与艺术相结合,创作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预设1:我知道这是剪纸。
预设2: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将美丽的剪纸贴在家中的窗户、墙壁、门或灯笼上。
预设3:我知道剪纸代表着吉祥和喜庆。
教师补充: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心灵手巧的劳动人民将汉字融入剪纸艺术,创作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美伦美奂的剪纸。
预设1:这是印章。
预设2:我知道人们是在玉石、金属或木头上雕刻汉字,做成印章。
教师补充: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它是中国古汉字和中国古印刷术的结合,将我国书法和雕刻艺术完美结合。
教师引导:写一个汉字,神采飞扬;捧一朵墨花,四海飘香。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出现了很多种书法作品形式。看看下面这些作品,你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预设:这是条幅。
教师引导:对!这是启功先生书写的条幅。
预设:这是楹联。
教师引导:我们贴的春联就属于楹联。
预设:这是中堂。
教师引导:在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人们在客厅中间的墙壁上挂上一幅巨大的字画,就是中堂。
预设:我知道这是斗方,书法老师告诉过我们。
教师引导:斗方是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
预设:这是匾额,我在故宫见过。
教师引导:你对匾额有哪些了解呢?
预设:我发现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
教师引导:是啊,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几千年来,人们将汉字以书法篆刻的形式呈现在匾额上,一点一画,都令人神往。
预设:这是条屏。
教师引导:对。
预设:我知道这是扇面。
教师引导:对,扇面是一种常见的书法作品形式。关于扇面你还知道什么?
预设1:我知道古代文人在交往中互相赠送扇子。
预设2:古人还在扇面上进行书法创作。
教师引导:在扇面上写字,是我国古代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
预设:我见过这种书法作品,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教师引导:这是册页。
预设:这是手卷,书法老师带我们欣赏过。
教师引导:对,下面这幅手卷作品,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预设:我知道这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引导:说得对!手卷,便于携带,内容丰富,舒卷自如,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教师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作品都带有汉字元素。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预设:我发现这是由“鸟”的各种字体组合在一起的。
教师引导:对,这是艺术家徐冰创作的《鸟飞了》,它生动地展现了汉字的演变。
预设:我知道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的“和”字。
教师引导:这三个不同字体的“和”字表达出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的以和为贵、和谐和平的敦厚理念。
预设:我看出来了,这是“泉”字。
教师引导:对,这是济南泉城广场的主题雕塑“泉”,它是以篆书“泉”为元素进行创作的。
预设:这是河北省图书馆的标识。
教师引导:中心区域的“冀图”汉字印章,体现了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
预设:这件礼服上有很多“福”字。
教师引导:这是一套名为“百福图”的礼服,将汉字“福”以刺绣的形式融入礼服设计中,别具中国特色。
(设计意图:以大量体现汉字文化的图片资料导入,用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汉字王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活动二:组成兴趣小组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材料。
教师启发阅读思考: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其实汉字还有很多奥秘,你想知道吗?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阅读“我爱你,汉字”中的五份材料,边读边想: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汉字知识?
教师启发阅读思考:刚才同学们都认真阅读了材料。请你试着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2.集体交流,梳理课本材料。
教师提问: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完成的学习单?
预设1:材料1《汉字字体的演变》我概括为“汉字字体的演变”。
预设2:材料2《甲骨文的发现》我概括为“甲骨文”。
预设3:材料3《书法欣赏》我概括为“书法作品”。
预设4:材料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讲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预设5:材料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展示了一份“研究报告”。
3.交流感受,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和汉字相关的丰富材料,你对哪方面的内容最感兴趣呢?
预设:汉字字体演变、甲骨文、汉字规范使用……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按照兴趣分组。相同兴趣的同学可以结成兴趣小组,每个小组起一个小组名。
(设计意图:梳理课本内容,将汉字材料分类,使学生心中明确探究的方向,为确定活动主题和制定活动计划作铺垫。)
活动三:制定活动计划
教师组织:学生分好小组以后,引导学生思考:想从哪方面研究汉字?
预设:汉字字体演变、甲骨文、汉字规范使用……
教师引导:活动计划可以让我们合理利用时间,搜集到需要的资料。课下,请同学们结合你想研究的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个活动已经学习了制定活动计划的方法,在这里只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团结协作制定计划的能力。)
活动四:学习调查的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规范使用汉字,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团结。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们可以调查一下街头招牌、书籍报刊或者同学作业本中有没有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我们怎样进行调查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1:我们可以一起去街上找一找张贴的小广告,看上面有没有错别字。
预设2:我们可以在班里进行调查,翻看一下同学们的语文作业本,找一找错别字。
预设3:我们调查之后应该把这些错别字汇总在一起,在班里讲一讲,告诉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写错别字了。
教师点拨: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络调查等。同学们要根据调查主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实地调查。在这里要注意,如果同学们走出学校进行调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同学结伴开展调查,也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调查。
(设计意图:“调查”这个概念学生比较陌生,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详细讲解调查的步骤,便于学生操作。)
五、课后作业
结束语:根据你制定的活动计划,运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方法,获取和汉字有关的资料,为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提供广泛的素材。时间为3天。
活动二: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围绕搜集到的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能根据调查到的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同学们在课前运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方法获取了大量和汉字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我们如何展示呢?
全班交流:
预设1:制作成手抄报。
预设2:制作成PPT。
教师继续引导:我们还可以采用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那么什么是研究报告?如何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活动一:认识研究报告
教师启发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研究报告吗?
预设:我觉得研究报告就是对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后写的文章。
教师肯定: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研究报告的理解,真棒!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研究报告。
教师讲解:研究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资料梳理与汇总,是研究者围绕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调查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而形成的文字。也就是说研究报告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
教师继续讲解:研究报告应用于医疗、服务、金融、教育、建筑等多个行业。分实证性研究报告、文献性研究报告和理论性研究报告三种类型。有的研究报告有几十页,有的甚至长达上百页。这节课我们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研究报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研究报告,为下一步的撰写研究报告作铺垫。)
活动二:交流探讨,梳理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教师启发阅读思考:同学们,这就是一份《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请大家仔细阅读,想一想:研究报告基本上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包含什么内容?
全班交流:
预设1:研究报告包括标题和正文。
预设2:正文又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研究报告的每一部分在撰写时有什么具体要求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1:我觉得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研究的是什么就把它写出来。
预设2:研究报告的标题不能太长,跟我们写作文题目一样,要简短、概括。
教师点拨:标题不仅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还要准确、新颖、简洁。
预设1:我觉得“问题的提出”要写出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预设2:我发现“问题的提出”这部分,作者先写他发现周围很多人姓李,于是他就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决这些疑问,他对李姓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研究。
教师点拨:你们真善于思考!作者先写了自己发现的现象,周围很多人姓“李”,接着写由这些现象引发的一连串疑问,最后写为了解决这些疑问,作者确定了怎样的研究主题。
预设:在写“研究方法”时,我们要把研究时用的方法罗列出来。
教师点拨: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研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我们在描述研究方法时,要梳理出若干个点,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表格或图示,使读者一目了然。
预设1:“资料整理”就是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
预设2:我发现这份研究报告是把资料分成三类:来源、历史名人、现状。
预设3:资料要分类整理。
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注意,这里呈现的资料是经过搜集、筛选和梳理后的资料。这份研究报告研究的是“李”姓的历史和现状 也就是研究“李”姓“历史”和“现状”这两方面内容,“来源”和“历史名人”都属于“李”姓“历史”,“现状”当然就是“李”姓“现状”。这是按什么方式呈现的呢?
预设4:按问题呈现。
教师点拨:对!所以,整理资料时,可以按照问题的几个不同方面来呈现,也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呈现。具体采用什么呈现形式,还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确定。
预设1:在写“研究结论”时,内容要和“资料整理”一一对应。
预设2:研究结论的语言要严谨。
教师点拨:说得对!在总结研究结论时,要认真分析整理的资料,梳理出若干个点,使资料和结论相对应。必要时,可以插入表格或图示,更有说服力。而且,写研究结论要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
教师启发思考:同学们,明确了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及写作要求,在撰写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全班交流:
预设:需要注意研究报告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
教师点拨:撰写研究报告时还需要注意:第一、撰写研究报告要有“三严”的精神,即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严密的方法。报告必须达到“五性”要求,即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可读性。这样的报告才可能是有一定质量的研究成果。第二、研究报告的语言平实、严谨。一般用说明性的文字来陈述,避免使用抒情性文字。第三、“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是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必不可少的部分,“资料整理”部分不一定每篇研究报告都有,可视情况而定。
教师启发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问题的提出”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结论。
教师点拨:所以同学们在语言表述上尽量做到前后呼应。
教师点拨:如果你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某些文献,一定要在研究报告的结尾处注明参考文献。
教师点拨: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研究内容,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深奥。一个小组的同学应分享彼此搜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帮助。我们的研究报告是围绕汉字文化及规范汉字等方面研究的,所以报告完成后,请同学们宣传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力所能及的事。
(设计意图:研究报告的撰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详细讲解每一部分的写作要求,便于学生独立写作。)
活动三: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教师引导: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搜集调查的资料、运用所学的方法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吧。
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预设:
关于“陈”姓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位同学姓陈,我也是其中一个。前几天,我在课本上看到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所以我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报刊。
2.上网浏览。
三、资料整理
1.来源:据说“陈”姓出自陈胡公的后裔。
2.历史名人:陈胜、陈叔宝、陈独秀……
3.现状:据统计,目前全国“陈”姓人口数量大约有7000万。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陈”姓历史源远流长。
2.“陈”姓历史名人有很多。秦朝农民起义将领陈胜、西晋史学家陈寿、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代文学家陈子昂、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陈独秀……“陈”姓在历史上可真是人才辈出。
3.“陈”姓是当代中国的第五大姓。
教师指导:首先,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你具体研究“陈”姓什么方面的内容呢?要把研究的主要内容写清楚,比如“‘陈’姓的历史和现状”。其次,研究结论和资料整理的内容是相对应的。由“据说‘陈’姓出自陈胡公的后裔”这份资料得不出“我国的‘陈’姓历史源远流长”这个结论。你应该再补充陈胡公及其后裔的资料。“资料整理”中的“历史名人”需要再丰富才能得出“‘陈’姓人才辈出的结论”。“目前全国‘陈’姓人口数量大约有7000万”不能得出“‘陈’姓是当代中国的第五大姓”的结论,还需要再补充全国姓氏排名的资料。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结合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修改、完善你的研究报告。
活动三: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搜集、调查到的与汉字有关的资料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举办一场研究报告汇报会。
2.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自豪感,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在汉字王国里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在这美妙的过程中,我们分组制定了活动计划,确定了活动内容,多方查阅资料,有的小组还走进大街小巷去走访调查,大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汇报。
活动一:学生展示
预设:
主持男:汉字是一个个流淌的音符,尽情地展现着中华文化的无尽魅力。
主持女:汉字是文明的使者,它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主持男: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
主持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我爱你,汉字”研究报告汇报活动现在开始。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姓氏研究小组”。
陈明:大家好,我是“姓氏研究小组”的组长陈明,我们组共有6名成员。根据分工,张宇、李子涵同学负责搜集“陈”姓历史资料,田辉同学负责搜集“陈”姓现状资料,王昊、马跃和我负责整理资料。将资料整理好后,我们每人撰写了一份《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接下来,我向大家展示我撰写的研究报告,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大屏幕展示研究报告)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位同学姓陈,我也是其中一个。前几天,我在课本上看到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网络搜索。
3.请教身边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据说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圣主的后裔,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武王封他为陈侯,奉守舜的宗祠。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他的后代就姓“陈”。另外,隋朝及明朝的部分将领,因立功被帝王赐予“陈”姓,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改为“陈”姓。
2.历史名人:秦二世元年,陈胜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是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唐代文学家、诗人陈子昂与李白、孟浩然等十人合称“仙宗十友”,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陈独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
3.现状:2019年“百家姓”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王”“李”“张”“刘”“陈”依旧占据头五把“交椅”。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陈”姓历史源远流长,舜的后裔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他的后代就姓“陈”。另外,隋朝及明朝的部分将领,因立功被帝王赐予“陈”姓,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改为“陈”姓。
2.历史上“陈”姓名人很多。秦朝农民起义将领陈胜、三国时蜀汉及西晋史学家陈寿、唐代文学家陈子昂、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陈独秀……可真是人才辈出。
3.2019年,我国户籍人口“陈”姓排名第五。
主持女:听了陈明同学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如果有好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生1:我觉得这份研究性报告不仅格式很规范,而且“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紧密对应,结论明确。
生2:我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在“问题的提出”部分写得很清楚,就是按照发现现象、引发思考、确定主题的顺序来写的。
……
陈明:谢谢大家!
主持男:感谢陈明同学的分享。接下来,请“姓氏研究小组”的另一名成员李子涵同学和大家分享研究报告,大家掌声欢迎。
……
主持男:感谢“姓氏研究小组”的分享。接下来,请“汉字演变小组”进行汇报,大家掌声欢迎。
……
主持女:走进汉字,我们领略了它的无尽魅力。
主持男:走进汉字,我们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
主持合: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规范用字、写好汉字、传承汉字吧!“我爱你,汉字”研究报告汇报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展示汇报,学生不仅能增长许多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活动二:学生汇报收获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领略了汉字的神奇,感受了汉字的趣味,了解了汉字的文化,明白了汉字的规范,我们学会了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学习了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也懂得了如何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改进?相信你一定有很深的感悟,现在就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悟吧。
全班交流:
预设1: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多种说法,了解了汉字的发展历史,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做好这件事情真的不容易,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还是人多力量大。
预设2: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感悟是汉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认真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并呼吁更多的人规范使用我们的汉字。
教师小结:你们不仅学到了汉字知识,感受到了汉字文化,懂得了合作、互助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你们懂得为我们祖国的汉字作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们真了不起!“我爱你,汉字”是来自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真情告白!因此,我们要规范用字、写好汉字、传承汉字,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学生梳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经验、感悟,为课后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三:活动评价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次的“我爱你,汉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你表现的怎么样呢?请你的老师、你的小组同学给你一个星级评价吧。相信你们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各方面一定都有进步和提升。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环节获得成就感,既增强自信心,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便于后期改进。)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这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热爱、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内容,比如名字的奥秘、汉字部首的变化等等,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课后反思】
“我爱你,汉字”作为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个活动,是落实“了解汉字文化”和“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指导学生学习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搜集整理资料、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全班汇报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在于:
一、教学过程活动化。
教学中,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汉字的博大精深,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汉字文化,而不是只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整个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二、探究过程自主化。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作为教师,我时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我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用信息诱导而不是以指令来约束学生。尽管教材规定了活动的任务和范围,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觉主动的活动才能完成任务。具体的活动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活动的开展,用什么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等,都由小组同学自主决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但也有不足,作为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拓展、丰富。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摸索、探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综合性学习”之路。今后,我会加强自身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加强研究,力争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执教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