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语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然而,有些成语却相对生僻,懂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今生活与古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习以为常的成语被沧海桑田的巨变所淹没。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个“方枘圆凿”,不光含义难懂,大部分人甚至都会读错。
一、怎么读?
这个四字成语中,“方”和“圆”当然不会被读错,关键就在于“枘”和“凿”。
“枘”字读ruì,它的原意就是榫头。我们现代家具连接方式很多,有人统计至少上百种。然而,在古代的家具、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是榫卯结构。两件木结构的部分之上,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相互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这种连接方式是中国传统木结构中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极为精巧的发明,不仅能够承受较大载荷,而且还允许发生一定的形变。应用在建筑上,可以抵抗地震,紫禁城、天坛祈年殿、山西悬空寺、应县木塔等等都是它的代表建筑。
至于说“凿”,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不会读错。它念záo,也有人读zuò。其实,后者是消失很久的旧读,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不光此处读záo,它也只有这一个唯一的读法了。
二、什么意思?
因为现在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家具连接也很少使用榫卯结构,所以这个成语也变得相对生僻起来。其实,我们解释下就很好理解。刚才说了,枘是榫头,凿就是卯眼,它们互相咬合,才能让两个部件连接起来。
根据常识我们都清楚,榫头和卯眼虽然是一凸一凹,但榫头的外轮廓与卯眼的内壁形状必须一致,才能连接紧密。这么说来,方形的枘,圆形的凿,自然无法连接,成语的大致意思便水落石出了。它通常用来比喻观点格格不入,人和人互不相容,也可以用作圆凿方枘。
生活方式和物品的改变,让我们和古人的知识结构完全不同。在古代,类似的成语还很多,比如量凿正枘、量枘制凿都与榫卯结构相关。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是榫头卯眼需要完美配合,比喻办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没有规矩,天马行空。
三、成语来源
我们知道,成语都是固定的词组,大部分都有精彩的来源故事,方枘圆凿也不例外,这与屈原和宋玉有关。
屈原能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离骚》对其加分不少,“量凿正枘”就出自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中。《离骚》很长,我们只节选相关部分: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醢。
在此处,屈原以枘与凿的配合作比,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德。屈子死后,宋玉在《九辨》中歌颂他的美德,这便是“方枘圆凿”的来源:
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宋玉是屈原的学生,继承了老师的衣钵,相信也反复研读过《离骚》。他以方枘圆凿比喻屈原的品德与朝中那些小人格格不入,是泾渭分明的。
四、成语用法
现代人用这个成语,似乎有些卖弄,但在古代却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在《史记》中的《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感叹当时百家争鸣,阴阳家邹衍到处受礼遇,孔子、孟子却备受冷落,这就是他们的理论并不为世人与人主认同,是“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在今天,榫卯结构已经并不流行,这个成语也不流行,但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不断学习的。
对于家里有小孩的朋友而言,辅导一些生僻成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读者私信问过小珏有没有什么办法。平心而论,现在的语文教育是越来难,小珏有时候也有无力感。但是,比我厉害的专家多得是啊,我们可以让专家走进生活,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寻找答案,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平台和书店有活动,推荐这本《彩色漫画爆笑成语》给大家,全八册,基本上足够对付一般的成语了。正版图书,八本全套也只要六十多块,相当划算,我自己也入手了一套,链接奉上。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上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