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燃起价格战后,德国车商也“慌了”。作为德国车商最看中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行业的这一轮降价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是为了保住市场跟风“降价”,还是冒着丢失市场的风险坚持底线,这成了德国车企不得不面对并且要迅速做出选择的问题。
事情要从今年元旦说起。2023年新年伊始,特斯拉突然推出了几款车型的“爆炸性”折扣,这一行为直接让中国官网所有在售特斯拉的车型迎来了历史最低价。至此,中国汽车行业正式拉开“价格战”的序幕。
在这之后,小鹏和比亚迪等多家国内外电动汽车制造商很快加入降价行列。而在3月初,降价热潮蔓延到了国有的东风汽车集团等传统动力汽车制造商。
这一轮大幅降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销售低迷。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下半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4%,但今年前两个月萎缩了19.8%。虽然我国的经济活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汽车行业仍然出现了收缩。各大车企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刺激消费。
其次就今年7月即将生效的新的国家排放标准,这让一些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抓紧时间掉不符合新标的库存车。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国内车企的价格战不仅不会停止,而且还会持续数月。业内分析师预计,价格战可能会延续到第二季度。
不过与此相对应的消费者的态度是,因为预计还要降,很多人都是“观望不买”,这一预期进一步积压了一些汽车制造商的盈利压力。
这么看来,“价格战”对车企来说的确不是很友好,但是长远来看,这对我国整体的汽车行业发展却是件好事。一是能去加速清理库存,二是能刺激行业洗牌。
一些健康的非合资汽车品牌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整个行业的整合。比如前几年,日本品牌铃木汽车和讴歌就因为实力较弱退出了中国市场,这给了国产汽车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到前面德国车企的顾虑。如果为了保住利润而放弃加入“价格战”,这些车企的份额很可能会被无限积压,最终失去中国市场,而失去中国就相当于失去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引擎”,因此加入其中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