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商朝31位王列表及简介(商朝31位帝王按顺序排列)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上次呢,小编总结了一下夏朝帝王的顺序以及发生在夏朝的十大历史事件,今天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的31王,是哪31王呢?

依次是:商汤王(子履)→商代王(太丁)→商哀王(外丙)→商懿王(仲壬)→商文王(太甲)→商昭王(沃丁)→商宣王(太康)→商敬王(小甲)→商元王(雍己)→商景王(太戊)→商孝成王(仲丁)→商思王(外壬)→商前平王(河亶甲)→商穆王(祖乙)→商桓王(祖辛)→商僖王(沃甲)→商庄王(祖丁)→商顷王(南庚)→商悼王(阳甲)→商文成王(盘庚)→商章王(小辛)→商惠王(小乙)→商高宗(武丁)→商平王(祖庚)→商定王(祖甲)→商共王(廪辛)→商安王(庚丁)→商烈王(武乙)→商匡王(文丁)→商德王(帝乙)→商纣王(帝辛)。

因为甲骨文的出现,证实了商朝的存在,那么存续了500多年的商朝,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

1、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

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

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商汤王

2、景亳之命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夏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商汤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一说河南商丘北,一说山东曹县南,一说古代考城县)。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与各方诸侯参共同召开了「景亳之命」大会, 会中表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让百姓脱离暴政与苦难。商汤後来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征伐四方,最终灭夏,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灭夏。

3、伊尹放太甲

目前呢,小编在网上查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伊尹放太甲,还有一种是太甲杀伊尹。现在小编将两种说法都列举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

①伊尹放太甲

当年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终于结束了夏朝,换成了商王朝。伊尹成为了商王朝的宰相,辅佐汤治理国家。

后来商汤去世后,又经历了商代王(太丁)、商哀王(外丙)、商懿王(仲壬),一直到商文王(太甲),伊尹也成为了五朝元老。商文王继位后,看到国家被治理得条条是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认为自己不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努力了,于是开始不理政事,只知享乐,对于那些不顺从他的人,直接处罚或者杀戮。伊尹见后,就开始对商文王进行劝谏,告知他夏朝灭亡的缘由,并告诉他要勤政爱民。可是,商文王却不听劝谏,反而认为伊尹要篡夺他的皇位。伊尹见商文王不听劝谏,就派人将商文王囚禁在了商王朝的皇陵,让他日夜思过,伊尹代理朝政。商文王被囚禁的三年里,想着伊尹对他的教导,看着自己祖先的陵寝,开始痛改前非,认真学习。伊尹见到了商文王的改变,于是就亲自将商文王迎回,并还政与他。

②太甲杀伊尹

在另外一些古书中也提及到此事,不过记载内容是反面的。书中说这个伊尹为了篡夺政权,将坐在王位上的太甲流放在桐宫,自己当了数年的王,结果没有人拥护。正好太甲找准机会从桐宫逃回了王都,将伊尹杀了,才得以恢复王位。这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

伊尹

不过,小编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从目前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商王祭祀伊尹的卜辞非常多,在以前的大臣当中是最多的一位,说明当时伊尹在商朝中的地位之高。如果真的是伊尹曾经篡夺王位,后世的那些商王不可能会给伊尹这样的待遇。

4、伊尹辅政

伊尹是一位治国名臣,辅佐商汤王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要求官吏一定得勤勤恳恳地工作,必须作出显著的成绩,否则将受到严厉的责罚,甚至于罚作奴隶。因此各级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使得商初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

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五朝元老”,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为商王朝延续六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能相国圣人,史称“元圣”。在甲骨卜辞的记载中,伊尹不但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而且还与汤同祭,单独享祀。

5、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是商朝从商孝成王(仲丁)开始,商朝一度中衰,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商朝前期的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遭破坏。当继位之弟死时,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给兄之子,因此造成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商悼王(阳甲)在位时期,共经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商文成王(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九世之乱使国家衰落,诸侯莫朝。同时此时期是商代由二里岗时期向殷墟期过渡的重要时期。

6、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今殷墟遗址。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

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7、武丁中兴

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在傅说等人的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

8、神道设教

商纣王在位时横征暴敛、荒淫无道,老百姓怨声载道,诸侯也开始反叛,有人向纣王密告,纣王就把周文王禁在羑里,文王利用这段时间,把伏羲氏的八卦,两两相重,演出六十四卦,将他毕生宝贵的经验,写成卦辞和爻辞。因为内容涉及十分敏感的政治,所以不敢写得明白、清楚,于是又假借新的筮术,以代替原有的占卜,实际上是以神道设教,来避人耳目。表面上看好像有神通的味道,实际上却是推理,如今神道设教已经成为成语,意思是: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9、孟津观兵

孟津观兵,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约前1048年,周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这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会盟,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10、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对中国文明作出巨大贡献,商朝出现的甲骨文字、青铜器等,闪烁的商朝人民灿烂的文明曙光。

商朝500多年历史,发生的故事比比皆是,比如:商纣王与苏妲己的传说,武丁中兴里面妇好领兵大战的故事,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等等。关注小编,后续还会有更多精彩的介绍给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商朝31位王列表及简介(商朝31位帝王按顺序排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