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有过了解的人肯定知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类似的历史名词,那么像“开元”“贞观”这样的计算时间的方法是怎么开的呢?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1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集中了中央的权力,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
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公元前122年10月,汉武帝出去狩猎,竟然猎到了一只浑身雪白的独角兽,有五条腿,像麒麟又不是麒麟,具体是什么,当时的人也都不知道。
汉武帝身边的大臣都认为这是一只瑞兽,认为是天降祥瑞,值得纪念并建议以此事纪年。汉武帝从谏如流,便立年号曰“元狩”,这一年便称为元狩元年。后面有年号前面没有也不行啊,因此,武帝便追认元狩前的年号为建元、元光和元朔。
元狩年号用到第六年,在山西汾阳地界又得了一只三足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祥瑞吉兆了,主张用来纪年,于是便又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此后,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称为“纪元”,改换年号叫作“改元”。
“年号”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种记载时间的方法。封建时代的帝王继位以后便会“改元”,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年号,甚至有的皇帝年号多达十几个,如唐高祖就有14个年号。明清两朝的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因此后来人喜欢用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比如永乐大帝,康熙皇帝等。
中国的帝王年号终止于清末帝制的终结,当宣统皇帝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以后,年号就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而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到现在仍在使用年号。
当然,我们的古人除了用年号记录时间,还有其他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哦,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第1种,年次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就是年次纪年法。所谓年次纪年法,指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进行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古人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那么公元前769年,就记为周平王二年、秦襄公九年等。
这样,按照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记下去,直到王公出位或死亡了为止。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是不是感觉和年号差不多?当然了,年号肯定是参考了年次纪年法,进而升级美化得来的。
第2种,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是指中国传统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俗称“一甲子”,老人们常说“年过花甲”,意思是说过了六十岁了。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这就是“干支纪年”。干支纪年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进入下一年。天干地支不但可以计算年,还可以对月,日,时都进行计算。
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是“甲子”“乙丑”等。
第3种,十二生肖年
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
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酉,鸡也。卯,兔也。申,猴也。”
结语:
其实,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时代在进步,对于时间的记录方法更加简洁,更加有利于生活,因此我们不必过度强调以前的记录时间的方法,珍惜当下才是每一个人最应该做的。若是感兴趣,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毕竟传统文化中有它非常有趣的一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