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每年清明节临近,很多地方的人们早早就已经开始扫墓、祭祖。为了缅怀和纪念远在天堂的亲人们,人们即便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也在所不惜。
到了清明节前后,鞭炮声不断,山坡、丛林里人声鼎沸,这是一年中少见的沸腾场景,导致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不少山林失火的案例发生。不过,纵使如此,作为我国传统的最大的春祭活动,清明节扫墓祭祀的习俗,依旧是每年按期到来。
清明,一个节气与节日并存的日子。
清明节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属于节日的日子,清明节是如此盛大和重要。在我国,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清明将至,最常听到的几句话。
前两句说明了清明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好时机,是一年希望的开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后者说明清明时节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令人伤心缅怀的日子。
每年清明时节,不管身处在哪里,远方的游子都会不辞辛苦,赶回故乡祭拜过世的祖先、亲人。一份香烛、一沓纸钱,几样肉果供品,几杯酒,寄一份哀思。可见,清明节是一个节气与节日并重的日子。
一、那么,为什么清明节能够成为24节气中唯一一个节日呢?
大家都知道,节气和节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节气是时序的标志
古人将每年365天平均分为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古人为了顺应农时,做好相关的农事作业,在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一种智慧总结。
现行通用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制定的,即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祖宗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气,由于清明是根据农历来推的,所以它基本上是在农历的三月上半月。清明节的具体时间每年不同,其准确的推算方法是在冬至之后的第108天。节气,主要反映了一年中大自然万物的基本特性,主要用在农业耕种上。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提到的“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用现代通俗的话说,大致意思就是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大地回春,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盎然的大好时候,此时冬日的萧瑟枯黄景色完全被取而代之,大地一片清净明洁。
清明节正值阳春三月,又有“三月节”的称号,这时正是一年中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皆不错之际,所以清明节前后最适合植树,春耕播种。
②节日包括某种风俗和纪念意义
和节气不同,节日则是被赋予人文、历史意义等的重要纪念日子,它具有比较鲜明的民俗特点。清明节主要起源于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清明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清明的发祥同节气相连,大概产生在周朝时代,但是到底是什么时候成为如此盛大而重要的“节日”,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时间说法。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认为清明节是由“吞并”寒食节、上巳节而形成的,因为这两个节日都是关于春天的文化节日,且刚好挨近清明节。
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描写的正是寒食节。在古代,这个节日是被放长假的,唐朝时,宫廷内过寒食节,放假七日。
清明节是排在寒食节之后的老弟,但何曾想到,如今的清明节已经从小弟一跃成为了排行第一的老大哥,寒食节已经退居18线,成为了被逐渐淡化的节日。
二、清明节的来历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有不少版本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为了庆祝解除了水患,天下老百姓得以安康发展,于是人们就用“清明”来表示祝语,其寓意就是天下太平,一片清明。
第二种说法是说商朝末年,纣王暴政,荒淫无道,周武王起兵伐纣,平定天下。之后,在制定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之时,将三月命名为“清明”,这标志着天地朗朗乾坤,明净而晴朗,既明物候,又明政绩,正是焚火庆祝和春耕的开始。
其中,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公元前656年,也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王献公溺爱她的妃子骊姬,想要将王位传给骊姬的儿子奚齐,便把太子申生杀了。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也就是申生的弟弟害怕被杀害,为了避难逃到了国外,流亡了19年。在这期间,他经历了艰难险阻,吃尽了无数的苦头,跟着他一块流亡的随从基本上都因为吃不了苦,而纷纷跑了,大难临头各自飞,唯有几个忠心耿耿的随从跟着,而介子推便是其中一个。
话说在重耳弹尽绝粮,快要饿死之际,介子推不惜“割股奉君”,偷偷的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烤熟给重耳充饥,鼓励他坚强,要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得以返回到晋国并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为了感谢介子推对自己的大恩,打算好好重赏他,给他封官加爵。哪曾想,介子推不仅执意不要,还悄悄地背着自己的老母亲去了绵山隐居,即如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晋文公三番五次派人去找他,都没有找到。晋文公深知介子推是个大孝子,心想,只要在绵山上放一把火,他一定会背着老母亲出山。于是,下令让手下在山的三面放火。可是,山火烧了三天三夜,青山都烧成了焦黑,也没看到介子推和其母亲的身影。
后来,人们进山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靠在大柳树上被烧死了。介子推临死之前,留下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晋文公读完了遗诗后,悔恨痛心不已。
为了纪念介子推,便下令将放火烧山那一天(清明节前夕),全国禁止生火,改为吃寒食,并将绵山改为介山,修建寺庙纪念。之后,人们敬重介子推的极高品德,每年到了这一天,都会自动禁火吃寒食,俗称寒食节。后来,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接近,便渐渐地合二为一,这便是清明节的由来。
三、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除了祭祀扫墓外,还有踏青、蹴鞠、斗鸡、拔河、打马球、放风筝等各种极富趣味性的活动。
话说清明节要禁火,吃寒食,为了预防寒食冷餐伤身体,提高免疫力,所以开展了不少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①祭祀扫墓
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祀扫墓,即我们常说的“上坟”,此外还有祠堂祭或庙祭等各种形式。清明扫墓的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当然,在古代由于南北习俗等差异比较大,有些地方的扫墓并不都是在清明节时进行的。到了唐宋时期,清明节扫墓才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②踏青春游
虽然清明节主要是缅怀祖先,表达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但同时清明也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温暖时节,在这么一个开春的日子里,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不仅符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是十分贴切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天人合一”,在清明时节踏青春游,回归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盼。
踏青,又叫“探春”等,这种风俗早在汉朝就已经相当地流行,到了唐宋更加盛行,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常会以此作诗赋词,来表达情感。比如唐朝诗人孟浩然说“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描写的就是暮春三月清明时节踏青春游的景象。
③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它最早是用在军事上,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一种民间娱乐玩具。风筝,在宋朝之后从皇宫贵族中走出,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游戏工具。如今,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热衷的活动之一。
当然,清明节还有许多的习俗活动,比如插柳、戴柳、荡秋千等,限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讲述。
四、读书君说
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孝道,从古至今都有祭祖拜宗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和我们民族本身“不忘本”“不忘根”的品德特征密不可分。
都说“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也要赶回家扫墓祭祀,体现的正是人们尊重逝去的生命,慎终而追远的感恩、孝道情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