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高晓松为什么被全网封(高晓松近况最新消息)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人曾说:

“老于世故的人总是劝人多听少说,以耳代口,凡是不开口的人总是令人莫测高深;口边若无遮拦,则容易令人一眼望到底。”

现在不管是娱乐圈,还是普通人,都喜欢拿自己懂的那点东西在网上高谈阔论。

对于社会中的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诉说,但是对于娱乐圈的公众人物来说,这种高谈阔论可能就会影响到别人的认识。

高晓松相信大家都认识,在过去网友们还是非常认可他的实力的。

甚至还有人把他当作所谓的“公知”,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还成为了很多人都非常追捧的文艺青年。

可是这个文艺青年也被身边的赞美夸得有些飘飘然了,开始到处“口无遮拦”。

因此,很多网友开始发觉高晓松完全和原来不太一样,甚至让人有些心生厌恶的感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从“万人追捧”到“全网谩骂”,高晓松到底做错了什么?走到“消失”到底怪谁?

01

其实,高晓松确实很有才华,当然这种才华也和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甚至可以说是书香门第,家里面的长辈都是国内的名校毕业的。

因为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的,舅舅还是清华的教授,所以他从小就是在清华校园里长大的。

对于他而言,就算是随便从路上拉着个人聊天,可能都能够让他受益终生。

可能是因为家里人都是高学历,他完全没有这种概念,而且他自己考上清华大学也完全没有费太大的功夫。

在家里人的参考之下,帮高晓松选择了一个电子工程系无线电的专业。

之所以让他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家里人希望高晓松以后真的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毕竟家里很多人都是如此。

但是进入学校以后,高晓松完全就不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喜欢上了音乐。

那个时候的高晓松非常叛逆,家里人越是让他好好学习,他就越喜欢音乐,还一度成为了校园的风云人物。

当时是宋柯先玩起了音乐,让高晓松非常羡慕,那种潇洒和自由正是他所向往的。

于是,在他大二的时候就开始组建自己的“青铜器乐队”,其中另一位主唱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老狼。

两个人在一起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校园歌谣的初稿,还经常翘课出去表演。

在高晓松大三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完全就不是当科学家的料,还正好赶上了青年高校退学的热潮。

于是,高晓松从清华大学退学了,决定专心走音乐这条路。

家里人知道以后简直被气到不行,还把他的所有经济来源都给断了,想让他知难而退。

可是,高晓松的叛逆心理也在那个时候达到顶峰,退学以后他就一心想着走艺术这条路,并且不到黄河不死心。

后面的高晓松,不仅没被现实打败,反而在这个行业走出了门道。

02

从学校出来以后,高晓松就开始一个人到处流浪卖唱,也正是这段经历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

在恋爱的时候,写了《同桌的你》,在和室友的相处过程中又写出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当时老狼也凭借着《同桌的你》这首歌赚得盆满钵满,而高晓松并没有什么收入。

但高晓松并不在乎,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高晓松开始专心地做音乐,老狼则专门负责呈现,二人的合作堪称是绝配,各种唱片卖得也相当好。

作为一个音乐才子,高晓松的这种魅力也开始获得了很多女生的追求。

从最开始的筠子,到后面的沈欢,再到之后的阿朵,每一段恋情仿佛都是刻骨铭心,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其实之所以感情是一波三折的,不光是因为高晓松长得确实不够帅气,他自己也确实有很多问题。

直到在他36岁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可以过一辈子的女孩子。

这个女孩子当时才17岁,和高晓松足足差了19岁,这样的感情确实很难获得吃瓜群众的看好。

毕竟女孩子那么年轻漂亮,而高晓松虽然很有才华和资源,但是长相确实很难苟同。

但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两个人还在美国结婚了,这个时候高晓松也拿到了美国的绿卡。

作为吃瓜群众也只能表示祝福,毕竟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可是这段感情也并没有如高晓松所愿走到最后,因为他觉得自己被婚姻所束缚,所以他选择了离婚。

这样的理由也确实有些离谱,当然也为这个女孩子感觉到不值得。

那高晓松向往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当所有人都不明不白的时候,高晓松却因为酒驾被抓。

这件事情还是给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那么严格,他也很快地扭转了这种舆论。

03

从音乐到电影,再从电影到商业,高晓松扩展的领域开始越来越大,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

可能对于很多人在有名气以后都觉得自己所说的、所想的都是正确的。

毕竟他的身边人,都会因为高晓松的名气而去夸赞他,逐渐地他就把自己所以为的东西全部当成正确的了。

比如我们在娱乐圈所熟知的演员张翰一样,他就是在各种夸赞之下变得越来越油腻。

高晓松也是如此,在身边人的支持和推崇之下,高晓松觉得自己这种文化人应该搞个文化类的节目,名字就叫做《晓说》。

而且在那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普及知识的节目也确实非常吃香。

刚开始高晓松也确实讲得非常不错,也给了观众很大的惊喜,因为在观众的潜意识里,只觉得高晓松是个油腻男,没想到那么有文化。

所以当时高晓松很快就把自己作为“公知代表”的形象立住了,收获了不少人的喜欢。

其实当时他之所以那么火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当时观众还没有接受过太多这种非正式的普及知识。

而且在普及的过程中有些调侃的意味,能够很快让观众们接受。

第二个原因就是高晓松确实有很多渠道得到一些我们所得不到的信息,而这也是让观众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但仔细品味一些他所讲解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因为他的经历比较丰富,见得多了自然就觉得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也确实有很多人在利用信息差赚这种知识付费的内容。

而高晓松确实是里面做得比较好的那种,但是等到所有的观众晃过神以后,才发现高晓松所讲的内容有着很大的问题。

这也是他从巅峰走向没落的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口无遮拦”的代价。

04

高晓松在疯狂输出知识的时候,也开始各种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

在这档节目中,他直接说历史上的明朝是一个“没有名臣、没有名将、没有明君”的一个朝代。

甚至还对一些民族英雄妄加评论,这让观众十分不理解。

这种有历史根据的知识却在他的嘴中有了背道而驰的理解,这让观众一时有些迷惑,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历史?

后来他开始有了更为离谱的见解,就是关于漂亮国的。

众所周知,漂亮国一直是破坏和平的一个国家,可是在高晓松的口中我们还要感谢这个国家。

高晓松在这档节目中说对中国最好的国家就是美国,而且我们不该骂他们。

他给出的原因是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占领过我们的土地,也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伤害过人。

先不说他说这句话的目的,仅仅从这句话中就是漏洞百出,当时八国联军就有美国,这么明显的历史他不知道么?

而且没有来过你的土地,伤害过人就值得我们感谢了?

显然不是,那要按照这个到底,中国作为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从来没有掠夺过别人的东西,那其他国家都要感谢我们。

后来,有网友扒出,其实高晓松早就拿到了美国绿卡。

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替美国说话,因为他自己拿着就有美国的绿卡。

虽然后面高晓松还多次为自己辩解过,但这个时候观众们已经彻底清醒,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双标。

一边在国内赚着钱,一边又把自己的国籍转移到国外,这种人不值得我们推崇。

所以说,对于他的“消失”,其实对于娱乐圈来说是“幸运”的,对于那些已经出国的人,帮着别人说话的人,就不该再赚我们的钱。

如果他不“消失”,那么以后可能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高晓松。

从过去的“万人追捧”再到现在“全网谩骂”,确实是怪他自己走错了路,有文化可以,但是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

“结语”:

作为一些走过世界、看过外面的人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很正常,但是这些见解必须要正确,不能人云亦云。

小编一直觉得他很才华,但是还是需要用到对的地方。

“口无遮拦”还是让高晓松付出了代价,也希望他以后能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给观众们带来优秀的作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晓松为什么被全网封(高晓松近况最新消息)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