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乾隆是弘历吗(清朝历代24位帝王顺序表)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画像)

很多人对乾隆皇帝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会认为他是一个十分多情,滥情,并且对爱情并不抱有尊重的帝王。

你比如作者的母亲,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家里看清宫剧,而剧中的乾隆往往是妻妾成群,前呼后拥,皇帝本人更是始乱终弃,喜新厌旧,见一个爱一个,爱完这个爱下一个。

我有一次询问母亲,我问她心目中的乾隆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母亲半开玩笑的回答道:

他是一个大猪蹄子。

这样的民间和文学艺术形象,对乾隆来说很显然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乾隆不仅不是一个毫无下限,没有尺度的多情种,相反,他是一个十分痴情的人。

因为,虽然后妃众多,但乾隆皇帝一生之中很显然只爱过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富察氏嫁给了还是宝亲王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

虽然当时是弘历的嫡福晋,后来还成了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但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其实并不是很多。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画像)

史书上说她“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意思是说富察氏虽然地位尊崇,是人上人, 但她平时性格温顺,生活简约,从来不用金银或者是珠玉来点缀自己,而只简单佩戴一些野花,以及绒布制成的花朵来略加修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身为皇后能过得这么朴素,已经非常难得,然而史书又说她“以鹿羔绒制为荷包进上”,意思是富察氏会用动物的皮毛制作成荷包,然后赠送给丈夫乾隆。

取动物之皮毛做成荷包馈赠家人,这是后金女真人的一种古老习俗和传统,后人如此,是为了表示自己不忘祖先创业之艰辛。

惶惶满洲权贵,能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寥寥无几。

不要说是皇室子弟,就是满洲八旗,自从跨过山海关,入主紫禁城之后,也都开始变得懒散懈怠。

你从八旗子弟里中随便拎出几位来,有些弓马本领已经荒废,不能作战,有些甚至出生就不学满语,乾隆皇帝对此盛怒无比,他认为满洲勇士已经被安定和富足磨灭了当年的勇敢和勤劳,所以登基之后,立刻对这些不精通满语和骑射的八旗子弟们予以严重的处罚。

从这个问题上,富察氏和丈夫乾隆一直是心意相通的。

(旗人)

我们可以看一下,乾隆本人对于富察氏的评价:

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

朕之得以专心国事…皇后之助也。

后宫内政,都是富察氏打理,母亲侍奉,也是富察氏操劳。

宫人对富察氏一水儿的好评,我能做好这个皇帝,更要多亏富察氏的帮助。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贤后,不过三十八岁就薨逝了。

痛失爱妻,乾隆悲伤无比,还专门写下了一首《述悲赋》来纪念富察氏。

我们知道,乾隆是一个很爱写诗的人。

根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一生将近写了四万余首诗歌,而诗歌最盛的唐朝,终唐一朝两千多位诗人笔耕不辍,也不过只写了五万多首。

(张若虚 塑像)

唐代诗人张若虚用一首《春江花月夜》达到了孤篇盖全唐的境界,而乾隆同志虽然诗过四万,但绝大多数诗作的质量,都实在是一言难尽。

比如,乾隆所作《咏花》,如今读来,难免让人发笑: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飞入草丛都不见。

乾隆不是陆游,即便他有陆游的精力,他也没有陆游的才华,然而他给富察氏写下的《述悲赋》却是一个意外。

《述悲赋》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

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为什么《易经》一开篇就讲乾坤,为什么《诗经》头一首就是关睢?

乾坤就是阴阳,阴之谓女,阳之谓男,讲阴阳,就是讲男女,而关睢则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词。

乾隆认为,夫妻是一切人伦的开始。

这样的想法,很显然是和传统儒家背道而驰的。

(儒学)

因为,儒家的第一位是父与子,第二位才是夫妻。

清朝当然也尚儒,但从山海关外崛起的他们,却从来不屑于假道学。

清太宗皇太极得知自己的妃子海兰珠薨逝,一头昏死过去,而清世祖福临在爱妃董鄂氏病逝后更是精神恍惚,茶饭不思,很快因病驾崩。

而现在乾隆失去了富察氏,年轻的皇帝内心更是痛苦,更是拔凉拔凉的。

对所爱之人身后之事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了厚葬。

然而,有清一朝有关于皇后丧仪的规格在《会典》中早有明确记载,因圣祖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病逝时正值三藩之乱,战况紧急,如果天下举丧,难免人心动摇,因此规定皇后薨逝,丧仪一切从简。

这条规定从康熙始,一直到雍正的皇后乌拉那拉氏病逝,遵循至今,从未有过例外,然而乾隆为了追忆爱妻,却打破了祖制,为富察氏举办了盛大的殡葬仪式。

各省文武官员进京哭丧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着孝服二十七天,停止嫁娶,全国陷入一片哀悼之中。

并且,在这巨大的悲痛之中,乾隆皇帝的性格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塞楞额 形象)

由于清朝是辫发,所以基本上十来天就要剃一回头,但皇帝却下令官员百日不得剃头,因此在皇后之丧中,许多人不以为然,仍然照常修剪头发,皇帝盛怒,立刻把顶风作案的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和湖广总督塞楞额处死。

要知道,前者是一品高官,后者则是封疆大吏,如此重要的官员,只不过因为灵前不敬就被皇帝处死,实在可以体现出当时的乾隆,内心已经完全被悲愤所控制。

再比如,大学士阿克敦因为在给富察氏死后的册文中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语句错误,乾隆二话没说,就把这位老臣判了绞监候。

又比如,皇帝认为给富察氏制造的宝册不够精美,于是工部全体官员被叫来问责,皇帝认为用来祭祀摆放的桌子不够整洁,于是把光禄寺的官员一律降职处理。

不仅仅是官员,因为皇后之死,乾隆对自己的子嗣们也有了很大的脾气。

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在皇后的葬礼上表现的不够悲痛,被皇帝训斥,因为这件事,皇帝甚至在公开场合宣布:

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伊等如此不孝。

就这样,这两位皇子永久的失去了竞争储位的机会。

(皇长子 爱新觉罗·永璜 形象)

在父亲威严的斥责之下,皇长子于两年后在恐惧和不安中病逝。

因富察氏之死而受到乾隆处罚的官员不下百人,从大学士到巡抚,从总督到尚书,再到底层小吏,大清王朝的所有官员在此时此刻都感觉到了乾隆的心理失衡。

在乾隆初登帝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是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十分仁慈,且很有自制力的皇帝,官员们想不到,皇帝居然会有如此残忍和冷漠,甚至稍微有些变态的一面。

为什么死去的人已经获得了永久的解脱,而生者却还要承受这难以预料的威严?

试问,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答案是简单的,因为乾隆爱他的妻子富察氏。

鲁迅曾经说过,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在乾隆的心中,富察氏的死无异于是天塌地陷,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伤心?为什么别人不难过?为什么别人不能理解他的痛苦?

在残酷的封建帝制时代,皇帝对他的妻子,妻妾的感情是复杂的。

君主,是集权专治的代表,而乾隆作为封建专制集大成者,本质上他应该对爱情,亲情这一类的东西看得很淡。

所有的感情,都应该是为权力服务的手段。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晚年 画像)

比如,乾隆对他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就满不在乎,乌拉那拉氏薨逝时,乾隆甚至没有停止自己的出游和狩猎活动。

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无论如何,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富察氏病逝的乾隆十三年,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这一年开始,乾隆不再保有年轻人乐观积极的心态,而是变成了一个雷厉风行,手段残忍狠辣的人。

他开始极力调整官场结构,澄清吏治,性格也开始逐渐暴躁,以前可以用细水长流的方式来解决的事情,乾隆也开始趋于暴力。

妻子的死,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政治风暴。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已经87岁高龄,这是他成为太上皇的第三年,也是他生命旅程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宪书登寿八旬七,青邸成婚七十年。

这个已经有点糊涂的老年人,浑浑噩噩且昏眊重膇,但却还是能回想起,自己七十年前在宝亲王府成婚的美好时光。

我爱永失,永失我爱。

或许,这才是一代帝王,内心的写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乾隆是弘历吗(清朝历代24位帝王顺序表)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