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买短乘长可能被请下车,12306回应“买短乘长”不完全属于逃票乘客
□魏定南(山西大学)
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各地出行人数激增,一票难求。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想乘坐公交车“先上车后买票”却被赶下车的经历。 对此,中铁12306回应称,若列车严重超员,将不办理换票。(长江云报9月30日)
这种“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也被称为“买短途车票,乘长途车票”。 是指在出行人数较多、客流较大、抢票困难时,部分旅客尝试购买短途车票上车并到达目的地。 到达车票上标注的车站后不下车并付费继续乘车的行为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乘车方式。 很多旅客在节假日等人流密集时段抢不到长途车票,就采用了这种“聪明”的搭车方式。
从购买短途火车、乘坐长途火车的做法来看,这并不完全是逃票。 购买短途车票上车的乘客仍需支付车票才能到达目的地。 但为什么这种方法会遇到阻力呢?
首先,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稳定,高铁有严格的载客能力限制。 如果列车超载,可能会严重威胁列车上乘客的生命。 正常情况下,购买短程的做法可能不会造成列车超载,但在国庆、中秋等客流高峰期,购买短程的旅客数量会大幅增加,列车载客量也会增加。很容易就会超过设定的限度。 临界点。 如果火车严重拥挤,售票员会检查每一位乘客,找到想要买票的人并要求他们下车。 这样不仅消耗人力,还会耽误整车的行驶。
不仅如此,购买短途乘车的乘客还利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强行上车,成为列车运力的一部分。 这部分原本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那些买了票的乘客。 如果列车因短线和长线旅客被占用而达到载客量阈值,那么那些已购票但尚未上车的乘客该如何乘车? 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不公平。 如果购买车票的旅客因座位被占用或无法上车而与购买短途车票的旅客发生冲突,会影响其他旅客,不利于公共秩序的稳定。 如果大家都抱有“先上车再谈”的侥幸心理,那么很多侥幸的积累就会破坏整列列车的宁静。
诚然,买短程、长程的行为非常不可取,但这并不意味着购买短程、长程的乘客就一定要面临批评。 平心而论,如果人人都能买到准确的车票,谁会冒着被踢下车的风险去“买短途坐长途”呢? 正值中秋节,对于那些在外漂泊、想回家却买不到车票的人来说,买短程乘长途似乎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这种做法固然会增加列车拥挤的风险,但并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那些期待回家团聚的乘客。 当我们批评这种行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填补这个漏洞,让每一位乘客的出行尽可能方便,同时又不冒购买短程乘车的风险。
一味呼吁人们不要“先上车再买票”是没有效果的。 要想制止别人占别人便宜,首先要积极解决困境。 单纯“禁止换票”或“额外收取换票费”的惩罚机制并不能解决未抢到票人群的需求。 出行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谁也不能保证下次还需要“买票”。“短时间长”的方法不是你自己的。 买短途、买长途车票的现象归根结底是铁路运力无法满足出行需求。 如何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如何平衡铁路运输能力,如何根据需求更好地调配短途和长途车票,是铁路系统应该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问题。 如果只是加大买短骑长的处罚力度,那就太冷了,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这并不意味着买空乘多有其存在的理由,而是意味着要解决其造成的危害,首先要关注的是如何解决真正的困难。
正如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样,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改变,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同样,面对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是合理配置资源,增加运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冰天雪地禁止砍柴取暖时,应点燃一堆木炭,跳动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