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急救的处理方法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冻伤急救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冻伤急救的处理方法
冻伤是低温袭击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引起冻伤的原因主要是低温、身体长时间暴露、潮湿、风、水所造成的大量热量流失。
1.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脚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2.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零下8摄氏度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3.冻伤的预防
(1)在冬季寒冷环境中活动时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穿着一定要暖和。多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冬季户外锻炼,这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养成用冷水洗漱的习惯;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
(2)在高寒地带,不要把易受冻的部位暴露在外面,如手、脸部、耳朵。戴一双暖和的皮手套,要扎紧手套、衣服和裤子的袖口,防止风雪侵入衣服内,脸上可戴上专业护脸套,耳朵也要戴上耳罩,这样才能防止这些敏感的部分发生冻伤。
(3)不要站在风比较大的风口处,切记不要在疲劳或是饥饿的时候坐卧在雪地上,否则有可能对雪地产生疲劳的感觉,时间久了是很危险的。
(4)被冻伤的局部,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刺痛感或是某种现象,因此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易被冻伤的部位,也可以叫同伴观察自己是否有冻伤症状。
4、冻伤的救护措施
冻伤救护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尽可能将冻伤人员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护。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辣椒、艾蒿、茄秆煮水熏洗、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3)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4)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5)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两片去痛片治疗。
(6)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7)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8)确保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9)全身体温过低的伤员,为促进复温,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至42摄氏度之间。
预防雹灾的办法
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各地群众还观察到,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有些地方把这种现象叫"云打架"。常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而加强发展,往往有利的地形条件也加强了这种"云打架"的气流汇合;另外,在冰雹云来临时,天空常常显出红黄颜色。冰雹云底部是黑色或灰色,云体带杏黄色。有些地方有"地潮天黄,禾苗提防"(防冰雹)的说法。
当前,在研究冰雹的工作中各地也使用了很多科学仪器,上面提到的闪电计数器就是一种。识别冰雹云最有力的工具是雷达,利用雷达可以定量地观测到云的高度、云的厚度、云的雷达回波强度等特征量,可以连续地监视云的移动及其结构变化,找出一些经验指标,使我们有把握地识别一块云会不会下冰雹。
准确的冰雹预报,对于在降雹前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重要意义。
在做好冰雹预报、识别冰雹云并密切监视冰雹云的同时,要充分做好防雹准备。
目前使用的防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爆炸方法,另一种是催化方法。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爆炸方法。过去,防雹的主要工具是土炮,炮中装几两火药,没有炮弹。近年来各地普遍采用和推广了空炸炮和土追击炮,可发射至300一1000米高度。这种炮造价低、爆炸力强,深受群众欢迎。也有些地区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火箭,也使用了高射炮,可以射到几千米高空。爆炸为什么能防雹呢?有人认为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影响冰雹云的气流,或使冰雹云改变移动方向。有的人认为是爆炸冲击波使过冷的水滴冻结,从而抑制冰粒增长,而小冰雹很容易化为雨,这样就收到了防雹的效果。但是究竟爆炸为什么能防雹,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第二种防雹方法是化学催化方法。利用火箭或高射炮把带有催化药剂(碘化银)的弹头射入冰雹云的过冷却区,药物的微粒起了冰核作用。过多的冰核分"食"过冷水而不让雹粒长大或拖延冰雹的增长时间。
场所配备急救箱急救包注意事项
为了规范急救箱、急救包的管理和使用,保证员工在需要时第一时间获得必要救治,应为配备急救箱、急救包:
一、应为人员相对聚集、远离医疗机构或极易发生人员伤害的现场作业单位配备急救箱,仅限于:
——作业队伍医务室。由专业执业医师指导使用,根据需要选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职工活动中心。由于运动性伤害较多,主要配备外伤现场处置类药物和器具。同时,备用改善心肌供血类、平喘气雾剂类药物。
——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由于老年人活动较多,主要配备改善心肌供血类、平喘气雾剂类、降压类药物。同时,备用外伤现场处置类药物和器具。
——其他临时配置场所。急救箱应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配备,统一编号发放,建立台帐并报公司安全环保处健康环保科备案。急救箱表面应标明使用单位名称、保管人姓名及联系电话。急救箱应由医生或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保管和使用。
二、应为易发生人员伤害的现场作业班组、各类活动场所、野外作业车辆(船舶)和公务车、单位确认的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急救包。
——特殊需要配备的,由单位负责人批准确认。
——急救包的配备范围应由现场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建议,经基层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确认后统一发放,应建立台帐并报上级单位的安全环保部门备案。急救包应指定专人保管和使用。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对急救包配备和使用的管理,并组织相关培训。
三、应结合季节,场所环境、人员情况及易发伤害和须紧急处置的疾病,急救人员的处置能力等因素,选配适用的应急药品和器具。
(一)急救箱药品和器具可包括:
1.急救药品:血管扩张剂、血管收缩剂、呼吸兴奋剂;
2.抗菌素类;
3.抗病毒类;
4.抗痉挛类;
5.解热止痛镇静类;
6.止泻与水电解质补充制剂类;
7.维生素类;
8.止血、皮肤及创面清洗消毒类;
9.皮质激素类;
10.脱水剂;
11.生物制剂:破伤风抗毒素等;
12.大输液制剂:葡萄糖、生理盐水、706代血浆等;
13.毒虫咬伤防治药物;
14.特殊施工区域、季节常用药品。
(二)急救包药品和器具可包括:
1.烧伤、烫伤类:烧伤膏等;
2.皮肤消毒类:碘伏、酒精消毒片、消毒灭菌巾等;
3.毒虫叮咬用药:蛇伤片、碳酸氢钠片等;
4.简易外伤处理类:绷带、无菌纱布、胶布、脱脂棉、创可贴、消毒棉签、红药水、洗眼液等;
5.改善心肌供血类: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
6.平滑肌松弛剂类: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气喘喷雾剂等;
7.止泻收敛剂类:思密达等;
8.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制剂类:口服补液盐等;
9.基本器械与用品:剪刀、镊子、安全别针、手套等。
四、急救箱、急救包的保管人员应建立和保持《急救药品清单》。负责应急药品的统计、使用、检查、更换补充等工作。保管人员应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每月对急救药品检查一次;发放单位应进行抽查。
五、 急救箱、急救包的保管人员应保持急救箱、急救包内的清洁及药品、器具的有效,及时对使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急救废弃物进行回收管理。保管人员应在使用药品或发现过期药品后,立即将上报有关人员及时进行补充更换。
上一篇:中暑急救掌握四大措施
下一篇:有关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