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有关外事礼仪的含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外事礼仪,是我们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外事礼仪的含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有关外事礼仪的含义

外事礼仪,亦称涉外礼仪或国际礼仪,与外事纪律一样,也是外事人员在涉外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交往,交往须讲礼仪。平常的生活是这样,进行国际交往更应如此。在涉外活动中,不懂或者不讲礼仪,就会闹出笑话,甚至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常言道:“礼多人不怪”,“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未必指繁文缛节,往往在于提醒人们不可缺礼、 失礼,更不能无礼。礼之用,和为贵,也可以致和谐。礼贵得中,忽视是万万不行的。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汉字里,“礼”既表示了礼貌和秩序,又意味着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和丧礼等。“仪”则指具体的仪节。春秋战国以后,在我国作为强国之术的不是“礼”的外在仪节,而是被称为“礼”之内核的各种抽象的道德理论范畴,如仁义、廉耻、忠贞、孝顺等。孔子在《论语》中曾强调:为政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荀子也指出:“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这种以礼治国的思想和实践,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古代圣贤所谈的“礼”,主要适合上层阶级,而不包括平民百姓。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这个意思。同时,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礼”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因此,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礼仪传统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礼仪在英文中有好几个词,如courtesy,etiquette,protocol和rite等,其中protocol的意思是指“外交和宫廷的典礼规范”;etiquette则专指礼仪,即有良好的教养并按照权威的规定或正式场合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可见,西方国家对于礼仪也是十分重视的。《圣经》中的许多条文对于教徒的为人处世都提出了明确的礼仪要求。

外事礼仪的重要性

外事礼仪是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它起源于习惯和惯例,植根于许多国家丰厚的礼仪传统。现代国际礼仪主要包括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遇、外交特权与豁免等内容。其中许多内容已构成国际多边条约的内容,例如1961年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明确规定了外交代表和外交代表机关在接受国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对外交代表的等级以及礼宾次序也有明确的规定。目前,这个公约就是各国确定对外礼遇的重要根据。同时,礼仪是互惠的和平等的,各国外交部都设有专门的礼宾司或礼宾局,掌握对外交往的礼节。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扩大和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外事礼仪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涉外活动中都更加重要。各国在遵循国际礼仪规则的同时,也往往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努力使之具有民族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外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为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外事礼仪在各国也呈现了逐步简化、更加灵活、注重实效的趋势。

交际中损害个人魅力的错误

1.不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经常以不悦而且对立的语气说话

2.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偏偏爱说话

3.打断别人的话

4. 滥用人称代词,以至在每个句子中都有“我”这个字

5. 以傲慢的态度提出问题,给人一种只有他最重要的印象

6.在谈话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但却会使别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题

7.不请自来

8.自吹自擂

9. 嘲笑社会上的穿着规范

10.在不适当时刻打电话

11. 在电话中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话

12.对不熟悉的人写一封内容过分亲密的信

13.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

14. 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可靠性

15. 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

16.在别人的朋友面前说一些瞧不起他的话

17.指责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18. 评论别人的无能力

19. 当着他人的面,指正部属和同事的错误

20. 请求别人帮忙被拒绝后心生抱怨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