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新人骑车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一个准新人的经验和教训)

方应 分享 时间:

我是个准新手。虽然骑龄已超过二十年,可骑山地车不过是两三年的事。回顾我的骑行经历,有欢乐、也有痛苦,和各位老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经验,也有教训,拿出来和各位新手共享一下。如有不妥,敬请拍砖。

当你买了辆崭新的山地车,是不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直接骑上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来体验一下骑新车的感受?当你回来的时候,你的PP是不是在向你提抗议?如果你在频频点头,那么欢迎来到车友世界,一个过来人的经历也许能帮上你。如果你咬着后槽牙说:不疼!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那传说中的的“铁腚王!”那可是车友中的传奇人物,据说好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呢!

适应期:

山地车和传统自行车的骑行姿势不一样,新手往往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常常会有以下症状:PP疼、手麻、胳膊疼、脖子疼,腰疼等等(不一定都出现)。如果你每周骑车三次以上,适应期大概是一个来月。

新手骑车要注意循序渐进,先骑短途、平路,等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难度。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的体力过于自信,否则,吃苦头的是你自己。

寻找老师:

建议新手在本地寻找老鸟带骑。等你有一定骑行经验后再放单飞。否则,一旦养成错误的骑行习惯,再改可就难了。现在各地多有各种骑车群,当地的户外论坛一般都有骑车板块,QQ群是不错的选择。论坛也是个不错的学习场所,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在论坛中长期潜水。使用搜索功能。确定没有现成答案后再提问。不要提那种满大街都是答案的问题。当你找到组织后,你会发现其中的好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最起码你会学到很多骑行知识、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

变速比和踏频:

新手骑车爱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使用最大变速比,就是用最大牙盘带最小飞轮,其结果是即伤车又伤膝盖。而且,当你听说“踏频”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呵呵,当初我刚买车的时候,也曾这么干过。幸好时间不长。)正确的方法是使用2×6或2×7开始练习,保持较高的踏频,看看那些老鸟是怎么骑的。麻烦你低下高傲的头,问一下,老鸟们会教你的。至于最高变速比,很少有人常用它来骑车。记住!不管你的车是多少速的,80%以上的时间你都会用一个变速比骑车,除非碰见大上坡、大下坡、顶风或顺风。你一开始要做的,就是在骑行中逐渐寻找适合自己的变速比。如果你的车是3×8的变速,适合你的变速比常常是在2×6、2×7、3×5、3×6附近。骑车的时间越长,你就越会领会到“踏频”这个词的意义所在。

何为踏频?以及如何提搞踏频

很多车友一开始没有重视踏频,而是用大盘带小飞死命踩,这是很不正确的。我参加集体出行,看到很多新手总是喜欢用大盘带小飞死命的蹬,这样不仅会消耗更多的体力,还有可能对膝盖造成伤害。

这些是在网上找的资料,觉得对新手来说比较重要,看看吧。

踏频用脚踏每分钟转动的次数来表示。学术界已经对最优的踏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29年,Hartree 和 Hill 就指出存在一个最优的踏频。当一个车手蹬踏频率过低时,不稳定的输出功率和肌肉的松弛会浪费能量。但是当车手蹬踏得太快的时候,身体为了克服肌肉内部的阻力也会损失能量。因此在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理想的踏频。但是, Hartree 和 Hill 没有能够给出确切的数值。

在另一些研究中,最少的氧气消耗量被作为最优踏频的评判标准。1986 年 Gregor 展示了此类研究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频率介于 33 rpm 和 80 rpm 之间;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自行车手总是选择90 rpm 到 110 rpm 之间的踏频。最初,学术界推测这是由于长期的训练造成的,但是 1986 年 Boning 等人的测试推翻了这个假说的基础。他同时挑选了经过训练的车手和未经训练的人员进行测试,发现尽管未经训练的人在高踏频时承受的阻力更大,但最佳的踏频并未降低。早在1981年,Hagberg 就发现,当推算从无阻力骑行到有阻力骑行的氧气消耗时,最佳的踏频逐渐增加到 100 rpm。1986 年 Redfield 和 Hull 给出了一个解释,他们把腿部各个关节的扭矩的和作为评判通过计算踏频的函数,他们发现消耗最低的踏频介于 90 rpm 和 100 rpm之间。这与实际的自行车手选择的踏频吻合。

此外,1988 年 Hull 深入研究了蹬踏频率。他综合考虑了关节扭矩和肌肉的张力与踏频的关系。这次调查得出的最佳频率介于 90 rpm 与100 rpm 之间。很显然,腿部肌肉的张力是骑行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也表明1929 年 Hartree 和 Hill 已经几乎正确地解释为何了低踏频绝非最优解。

职业车手:Craig Griffin(前美国自行车国家队教练)

秘诀: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骑多快,但是好的技巧能够使你最大程度上发挥你的天赋。如果你能够舒舒服服地坐在车上,保持120rpm的转速,你就不会在比赛中被甩掉。使用较低的齿比,并以高转速骑行,可以让你的大腿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感到轻松一些。

你能做些什么呢?

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职业车手那样骑车的关键。你可以通过这点来辨认一个经验丰富的车手。他们端坐在车座上,上半身稳如泰山纹丝不动,而他们的腿却像活塞一样高速运转。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晃动,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产生力量。

职业车手的高转速是通过练习自然而然得来的。使用较小的齿比,这样你的心跳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80%。

(1)把你的车座降低2-3mm,以减少在高转速时身体产生的弹跳倾向(译注: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在高转速时,身体上下跳动,好像坐在弹簧上一样)。以后可以逐渐将车座调回到正确的高度。

(2)将注意力集中在拉动踏板滑过最低点以消除蹬踏死点。(译注:我个人的感觉是,使用自锁要更专注于水平方向的用力,即“拖,拉”,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踏,提”)

(3)用一个带踏频的码表(译注:如Sigma BC1600)来做为生理上的反馈,循序渐进的提高转速,每次你要在这个转速下能够舒舒服服地骑5分钟。

(4)每次骑行花几分钟时间用高转速蹬踏,热身时的最后5分钟是最佳时间。

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正确的骑行姿势:

首先,车架尺寸要合适,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可参考:“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学习心得汇报)https://user.qzone.qq.com/1172271493/blog/1303810291”一文)。

其次:再强调一遍!不要把车座调得太高!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把车座调得很高,高出车把一大截,自以为很拉风,看的人心惊肉跳。这是很危险的。还记得安全距离么?车座高度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当你骑在车上,用脚后跟踩住脚踏,当脚踏处于最低点时,膝盖刚好伸直。这样,在你用脚前掌踩脚踏时,应该是较舒适的,刚开始骑山地车时,可稍微调低一点,给身体一个适应时间,然后再逐渐调高。注意,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值,具体情况还要靠自己体验、调整。调整时间也因人而异,也和你的骑行频率、骑行距离有关。调整时间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可以肯定的是,车座调得太高或太低,都对膝盖不利,时间长了,容易伤膝盖,如果太高,你的蛋蛋就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而且,当你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关于车座角度,建议调成水平。可用一长尺或者建筑用水平尺放在车座上作参考。骑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微调。

车座的前后位置,当脚踏处于最低位置时,膝盖和脚踏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车架尺寸如果基本合适。骑在车上,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说明车架长度正好,否则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长度。

第三:使用脚前掌蹬踏脚蹬,不要用脚尖,不要用足弓、更不要用脚跟。并且保持双脚脚尖朝正前方,不要八字脚。双脚应较靠近脚蹬和曲柄的连接处,不要踩着脚蹬的外沿。

第四:上身应保持正直,不要左右摇晃。如果是上坡摇车,也是车摇人不晃。

骑车“必须的”装备:

单车专用头盔:事关安全!必须的。再贵的头盔也比你的命便宜。而且,如果没有头盔,大多数老鸟根本就不带你玩。见过戴摩托车头盔的,够结实,就是太重,而且不通风。如果你的脖子不提抗议,我当然没意见。

骑行眼镜:同样。功能:防紫外线,防止灰尘、飞虫等异物进入眼中……普通太阳镜也能将就使用,但效果很不好,太重,而且不贴脸,防紫外线功能也令人起疑。

手套:吸汗、防滑、透气、防止摔车时双手受伤……手套在骑行过程中绝对不是保暖为主的,而是以保护为主。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穿得花花绿绿的家伙,为什么大夏天也戴双手套的原因。如果暂时不想买,起码戴一双白色线织劳动手套,不要戴化纤织物手套,无论有多好看,都不要戴。

护链贴:一般车行都送。

束腿带:防止裤腿卷入牙盘。防止你的裤腿变的油汪汪的。

百变头巾:用途很多,可以在网上查查,也可以问老鸟。

鞋:一双普通的户外徒步鞋就很好,旅游鞋、运动鞋也行,最不济,也要穿双军胶吧,拜托,不要穿皮鞋骑车。

水壶、水壶架。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建议买在骑车的时候能单手使用的水壶。

前灯、尾灯:如果夜骑的话,也是事关安全,必须的!记住车灯的功能有两个,让你能看见路、让别人能看见你。所以,没有特殊情况,请不要使用暴闪功能,没公德。

补胎套装工具和打气筒:扎胎和爆胎,永远是骑士挥之不去的噩梦,山地车故障,90%以上都与车胎有关。除了车胎故障以外,山地车很少会把你撂在路上罢工。,到目前为止,我在路上遇见的故障都和车胎有关。我的所有路上修车经历全都是补胎。不要相信运气或人品,照扎不误。而且是大概率事件!

码表:显示,当前速度、里程、总里程、时间、最高速度、平均速度等等。个人意见:一开始有个最便宜的就行。

便携套装工具:虽然很少用上,但会让你在骑车的时候感到心里有底气,有保障。

包:骑车的时候总要带一些常用的东西。车包常见的有:车把包、梁包、三角包、车座包、驼包、背包。如果跑几十公里的短途,车把包、梁包、三角包、车座包有一两个就差不多够用了,如果是跑百十公里的中短途,有个可拓展的小型驼包一般也够用了。如果跑三天以上的长途,恐怕就要用大型驼包了。背包,建议仅用作背水袋用。

以上是骑车“必须”装备。

“可以有的”装备:

以下装备是“专业发烧友”的最爱,不建议新手一开始就使用。当你开始进入“低烧阶段”以后,再开始考虑购买也不迟。

骑行服:骑行服绝对不是花花绿绿好看的东西。它上面之所以有那么多标志是因为那些都是比赛所涉及的赞助厂商。

骑行服的四大作用:

1、收紧身体线条、减小风阻,这一点可以在30公里左右的速度上提高3-5公里/小时的速度 。

2、Coolmax面料的骑行服可以快速排汗、保持身体在大量出汗的时候保持干爽。

3、骑行裤内裆部有Coolmax的护垫,防止长途骑行座垫对大腿内侧的磨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4、在公路上骑行时花花绿绿的骑行服,具有醒目的视觉冲击力,会给机动车的驾驶员视觉上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是一种安全的保护色。

骑行服的价格,短袖短裤的大概是100-1500元RMB。 进口的意大利的一般比较好,价格400元以上,

自锁踏板和锁鞋:上车后,锁鞋鞋底的金属锁扣会经过踩踏锁在踏板上。

这套装备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1、防止高速骑行中或者颠簸的越野中,脚从踏板上滑脱,那是很危险的。

2、骑行中,两脚分别以提拉交替动作。比传统的两只腿分别用力更能平均分配两腿的受力,防止疲劳,同时提高扭力。适应于高速或者爬坡。

这套东西,价格比大部分的户外鞋要昂贵的多,价格大概是500-2000元RMB

注意:自锁踏板和锁鞋的使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后才能使用!否则?当发生紧急情况,当你需要快速下车或当发生摔车时,你才发现你的双脚被固定在脚踏上,挪不动!那后果?你自己想吧!

必备的技能:

骑车时: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尽可能保持平稳的深呼吸。最好鼻吸鼻呼,鼻吸口呼也行,不要像岸上的鱼一样张大嘴巴呼吸。把你的目光焦点放远一点,不要盯住车前两三米的地方,危险。欣赏路上的美景。保持微笑。

补胎和换内胎。原因已说过。如果带了全套补胎工具却不会补胎,还不如不带。

车子基本的维护和保养。主要是传动系统、变速系统和刹车!特别是传动系统和刹车。(可参考:链条清洗、润滑方法学习汇报帖https://user.qzone.qq.com/1172271493/blog/1302679644)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论你是带上地图、还是指南针、甚至是GPS,都会有不好用的时候。我的经验,最好用的导航系统是嘴巴。不论到哪里,都要放平心态,学会和当地人沟通。效果非常好,甚至比地图加指南针加GPS都好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例外。

出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到最坏情况。最低限度骑友间应互留电话号码。如果是出长途,首先应打听沿途和目的地的车行联系方法。

好了,目前只想到这么多,以后想到再补充吧。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