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G20的这10分钟,火药味很浓

头条资讯 分享 时间:

在3月2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10分钟会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了解,这10分钟的会面火药味很浓。下面大家就和小编小编一起了解一下G20的这10分钟,火药味很浓。

G20的这10分钟,火药味很浓

“我们在一个全球分歧严重的时刻开会。作为外交部长,你们的讨论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是很自然的……然而,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我们对那些不在这里的人也有责任。世界期待G20国家解决多方面的挑战……”

3月2日,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印度总理莫迪发表视频致辞,期待与会各方缩小分歧、应对全球挑战。

这是继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之后,印度作为今年的轮值主席国举办的第二场部长级会议,也是G20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长会,有40个国家或相关组织代表出席。

然而,由于在乌克兰局势问题上存在分歧,G20外长会议未能达成联合声明。更吸引外界关注的,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人意料的“10分钟会面”。

据美联社报道,在G20外长会议间隙,布林肯和拉夫罗夫进行了大约10分钟的简短交谈。这是自去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美两国外事部门负责人的首次高级别会谈。

俄罗斯卫星社称,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证实了两人的会谈,并表示是布林肯要求与拉夫罗夫联络,才有了这次见面,但双方并没有安排谈判或会议。

扎哈罗娃强调,拉夫罗夫和布林肯“显然不会在新德里举行正式会晤,因为美国鼓吹全球冲突升级,并已将外交努力推到了幕后”。

值得注意的是,两人的上一次面对面会谈已是在一年多前。美联社称,2022年1月布林肯和拉夫罗夫在瑞士日内瓦会面,但会谈没有成果,此后布林肯主动取消了本应与拉夫罗夫举行的后续会议,仅仅两天后,俄乌冲突爆发。

时隔一年,布林肯又主动提出要“见面”了,但短短的10分钟谈话却充满了火药味。据匿名美国高级官员向美媒透露,布林肯利用这次会谈,向拉夫罗夫提出三点:

第一,俄罗斯应释放在俄被关押的美国公民保罗·惠兰。

惠兰是原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他于2018年12月因间谍罪被俄罗斯法院定罪,并于2020年被判处16年监禁。

去年12月,另一名因携带大麻油入境被俄拘留的美国人,与俄方成功“换囚”,但惠兰并不在该名单上。美联社当时说,这加剧了拜登政府面临的舆论压力。

第二,布林肯提出俄罗斯应改变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决定。

2月28日,俄总统普京正式签署关于俄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律。有分析指出,俄方此举是在西方的步步紧逼之下发出的警告。

在G20外长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布林肯称,他告诉拉夫罗夫“美国始终准备参与战略军备控制并采取行动”。不过,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此前指出,是美国多年来一直严重违反《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主要条款。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布林肯当面强调:只要有需要,美国就会继续支持乌克兰。

按照美国匿名官员的描述,两人的会谈俨然成了布林肯单方面“提要求”,三个要求处处戳中俄方的敏感点,对此,俄方会作何反应?

俄新社称,该匿名官员拒绝透露拉夫罗夫的反应,俄罗斯方面也尚未透露二人会谈的细节。

但外界分析,布林肯的三条要求咄咄逼人,拉夫罗夫的回应态度必然同样强硬,这可能正是美方只透露布林肯对俄“施压”的信息、而未描述俄方反应的原因之一。

有外媒猜测,在10分钟里,双方围绕自身立场互相表态,但并未弥合任何分歧。连透露消息的美国官员也说,“布林肯并不认为俄罗斯的行为在短期内会有任何改变”。

尽管外界尚不了解拉夫罗夫在“10分钟会谈”中的回应内容,但从会场内外来看,拉夫罗夫几次表态的细节引发关注。

第一,对破坏“北溪”管道肇事者未受惩罚一事,拉夫罗夫表示震惊。“我们坚持,要在俄罗斯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参与下,对这一恐怖袭击进行公正且迅速的调查。”拉夫罗夫在外长会上说。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近日爆料称,美政府下令炸毁了“北溪”管道,引发外界强烈关注。但对于拉夫罗夫在会上提到的调查没有进展一事,不出所料地被美国忽视了,西方媒体也并未进行广泛报道。

俄罗斯想在“北溪”被炸一事上继续寻求真相,但除了美国否认外,还有欧洲国家的一再沉默。

第二,对于西方代表团将G20议程上的工作变为“闹剧”,拉夫罗夫“致歉”。

“我想就一些西方代表团的不当行为,向轮值主席国印度和南方国家的同行们致歉,这些代表团把G20议程上的工作变成了一场闹剧,试图把他们经济上失败的责任主要归咎于俄罗斯。”

看似“致歉”,实则批评。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不仅安全利益被裹挟,经济领域也遭到反噬。此后,西方将责任统统归给了俄罗斯。

拉夫罗夫还指出:“G20中的西方国家从来没有为美国在中东造成的成千上万受害者表示过哀悼,(不同于俄罗斯)美国的理由是要解决万里之遥的国家安全威胁。”

第三,在外长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拉夫罗夫没有提到与布林肯的谈话,但他表示,俄罗斯仍对结束乌克兰冲突的谈判持开放态度,并指责西方实际上阻止了此类谈判。

“他们呼吁我们进行谈判,但我不记得有任何西方同事呼吁乌克兰方面进行谈判,他们鼓励乌克兰继续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发布会上,拉夫罗夫还为中国“打抱不平”。中方此前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后,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美国却就涉俄乌问题对中国发出无端威胁。

“向中国发出威胁的人,让我不得不怀疑他们的正确性……我们的西方同事已经失去了自制力,举止很不好,他们早已把外交搁置一旁,完全转向勒索和威胁。”拉夫罗夫说。

G20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在应对全球经济金融重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和全球发展方面,这一平台实际上有着发挥巨大作用的潜力。

遗憾的是,由于在俄乌冲突上的分歧,新德里G20外长会上未能达成联合声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表示,“我们无法在各方之间调和”,G20外长将发布一份“成果文件”。

而对于俄美高层的10分钟谈话,有评论指出,国际社会期待的是双方进行有建设性的沟通,而并不是布林肯式的指责、威胁和要求。“这宝贵的10分钟,被布林肯浪费了。”有网友称。

被问“能否暂停俄罗斯G20成员资格”相关问题,欧盟高官这样回应

综合俄新社、塔斯社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3月3日参加“瑞辛纳对话”活动时称,暂停俄罗斯的二十国集团(G20)成员资格与多边合作原则不符。

据塔斯社报道,博雷利当天参加“瑞辛纳对话”活动时,有记者提问称,“能否暂停俄罗斯的G20成员资格,然后继续解决当前要实现和平的问题?”对此,博雷利回答说,“你不能一边说想要推行多边合作原则,一边又要求将俄罗斯排除出G20这个集体。毕竟这是相互矛盾的,难道不是吗?”他称,各方有必要就此问题“倾听彼此的想法”。

塔斯社还报道称,博雷利称,与去年11月在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相比,近日在印度举行的G20外长会情况更好一些。他称,在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前往会场发言后就离开了,而这次在印度举行的外长会上,拉夫罗夫发言后有留在会场听其他代表发言。“我们要将想法说出来并得到另外一方的回应,这一点很重要。”博雷利说。

另据法新社报道,对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G20外长会期间短暂交谈,博雷利认为,此次“罕见会面”使俄美关系出现“小幅改善”。

自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一些支持乌克兰的国家对俄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对俄实施制裁、要求取消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等。综合塔斯社、《俄罗斯报》等多家俄媒此前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去年9月15日在记者会上称,取消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这一脚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她还讽刺称,这就像获得“诺贝尔数学奖”。《俄罗斯报》解读称,扎哈罗娃将企图取消俄罗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的行为比作获得“诺贝尔数学奖”,而这一奖项实际上并不存在。

美俄外长交谈10分钟,虽有“火药味”也属太不易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间隙,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边走边谈”不到十分钟。这是两国官员一年来最高级别面对面交谈。

虽然已公布的谈话内容仍具“火药味”,且短期内可能不会有下一次,但说明美俄高层对话渠道仍保持畅通。

【谈话】

据俄罗斯外交部声明,在2日一次闭门会议结束后,拉夫罗夫与布林肯短暂交谈,“没有进行任何谈判”。

布林肯事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他与拉夫罗夫这次接触“未经事先安排”。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发出的信号并不积极。“我们对短期内再度进行任何高级别正式对话不抱期待。当然,我们会一直对举行对话保持开放态度,但这场短暂接触并未就后续开展任何形式的讨论达成协议或共识。”

媒体普遍注意到,这是俄罗斯去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俄外长头一次面对面交谈。按照美联社的解读,这次谈话并未显露任何可能促进缓解双方紧张关系的迹象,但至少说明美俄之间的高层交流渠道眼下仍保持畅通。

俄罗斯媒体则报道,布林肯主动要求与拉夫罗夫接触。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向塔斯社强调,双方“没有进行谈判,也没有举行会议之类活动”。

布林肯称在谈话中向俄方提出以下要求:结束战争;开展实质性外交以促成公正、持续性的和平;重回《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指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一份声明中说,布林肯借这次谈话申明美方立场,包括不希望俄方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认为共同履行条约能让两国“更安全”。

布林肯说,他告诉拉夫罗夫,“不管美俄关系或世界发生任何变化,美国总是乐于参与并采取行动管控战略武器,就像美国和苏联在冷战高潮时期所做的那样”。

普京2月21日在莫斯科向议会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时说,美国要求俄罗斯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所有条款,自己却“随心所欲”。俄方不得不暂停履行该条约,但并非退出。

俄美两国于2010年签署该条约,条约于2011年2月生效,有效期10年。2021年2月,俄美正式将条约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2月。俄美《中导条约》2019年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两个核大国之间唯一军控条约。

在此次外长会上,拉夫罗夫指责西方国家是当前全球性政治和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一帮西方代表团把G20会议议程的工作变成一场闹剧,妄图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归咎于俄罗斯。”

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拉夫罗夫还指责西方阵营给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制造障碍,“无耻地埋葬了”经联合国、土耳其协调达成的农产品外运协议,该协议意在保障从黑海港口安全运出乌克兰农产品,同时保障俄罗斯农产品及化肥出口不受阻碍。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