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是现在的哪里(回鹘和回纥的区别)
回纥人就是回鹘人,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汉代和三国时的丁零和呼揭是回纥人的祖先,后来到南北朝后期到隋代,回纥人又演变为回鹘,继而分裂成西洲回鹘,葱岭回鹘,河西回鹘等部,到元末到明代,回鹘人逐渐分化和演变成现代的维吾尔族人。
作为中国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有着极为悠久的传承,在历史上与中原王朝也存在很深的纠葛。
因此,在影视作品中频繁登场,如今知名度也很高。
然而,这个存在感十足的少数民族政权,却也有一个让人尴尬的疑问——这个疑问,不是它的历史多独特,而是其名字实在过于“复杂”。
按照很多资料中的说法,维吾尔族的老祖宗是回鹘,这个名字一直用到如今,就连“维吾尔”这个称号也是就此翻译过来的。
但是,不少历史文献乃至影视作品,却频繁的使用它另一个名字“回纥”。这两个词读音都一样,可写法却千差万别,总让人犯错。
就当我们习以为常,打心底里将其认作指代“同一个事物”时,却又通过细看史书发现:这两个名字不能乱用,因为它代表不同阶段的历史。
一时之间,不了解回鹘历史的人满头问号。那么问题来了,回鹘、回纥的区别到底在哪?背后又牵扯到怎样的历史?
按照资料的显示,回纥、回鹘其实是历史的两个阶段——先出现的是回纥,然后在贞元4年再出现的回鹘。
一、回纥与东突厥的角逐
首先,我们来看回纥的历史。
回纥是属于铁勒的一部分,他们的活动范围大概是在贝加尔湖,土拉河以及鄂尔浑河、色格楞河流域一带。
当时的铁勒部落有很多集团,其中两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一个是九姓,一个是十回纥,这两个部落构成了回纥汗国的核心。
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铁勒部落,还是铁勒部落内部的回纥集团,他们都没有一个严格、缜密的组织构造,仅算联盟形式,在战时才会进行紧密合作。
到了隋朝开国初期,突厥突然大规模攻击铁勒部落,对他们进行残酷剥削。
作为没有被完全征服的铁勒部落成员,回纥和后来大名鼎鼎的薛延陀在部落联盟中地位最低下,被盘剥的也最惨,于是这两部落成为当时的主要反抗者,也是后来历史的“弄潮儿”。
在当时,突厥部落已经分成东、西两部分,而东突厥刚好又撞上处于巅峰期状态的大隋,双方进行了一番惨烈的战斗。
作为新兴政权,隋文帝却很强势。
他并没有选择向东突厥求和,而是一反常态,积极整军备战,还安排 长孙晟( 长孙无忌的父亲)等优秀外交官联合薛延陀、回纥部落,三方共同夹击东突厥。
隋朝猛将如云,无论是史万岁,还是达奚长儒,都是排的上号的名将,很快将东突厥打得落花流水,东突厥逐渐失去对草原的掌控。
也借着这次机会,回纥和薛延陀这对“难兄难弟”趁机独立,正式走向自主道路。
可是,隋朝过刚易折......
大隋二世而亡,实力衰败,导致曾被制约的东突厥再次卷土重来,由于没有中原王朝庇佑,回纥等九姓部落不得不再次倒向东突厥。
那是一段极为黑暗的岁月,北方的回纥不断被盘剥,而南边的中原政权也是军阀混战,就连唐高祖李渊也不得不对东突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庆幸的是,中原在一轮大厮杀后横空出世了一个李世民,他不仅迅速实现中原一统,还在武德9年,东突厥率领主力南下袭唐时,单枪匹马逼退对方。
与此同时,回纥也趁突厥主力南下的时机,再次兴兵起义,痛击东突厥,夺取东突厥在漠北的地盘,致使其实力大损。
二、唐朝的扶持推动回纥的壮大
不得不说,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南边有李世民,北面有颉利,一旁还有个菩萨,真可谓风云际会......
唐朝的李世民尊为“千古一帝”,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号称“长安舞王”,这两位自然没得说,那么这个“菩萨”又是何方神圣?
根据《旧唐书》中记载:“回纥酋长菩萨,将五千骑,与战于马鬣山,大破之。欲谷设走,菩萨追至天山,部众多为所掳,回纥由是大振。”
除这段史料外,《旧唐书》还有对他的评价,即:“回纥之盛,由菩萨之兴焉。”由此可见,回纥的确出了一位强人,是能够与李世民、颉利可汗并列的存在。
但东突厥毕竟底子厚,算传统意义上的霸主,而当时唐朝的重心主要放在休养生息,所以东突厥逐渐调整好状态,强盛如初......
按道理来讲,后续唐朝想要战胜突厥这个“庞然大物”,要么选择联合回纥,要么得等到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行。
但李世民却选择了第三条路,用战术和绝对的战斗技巧挫败敌人。
贞观三年,李世民命战神李靖突击突厥,居然一战便擒获了颉利可汗,东突厥自此臣服于大唐。著名的贞观盛世开始,昔日的东突厥霸主颉利可汗也逐渐将重心放在“跳舞”上面。
按理说,东突厥被唐朝彻底打服,回纥应该迎来巅峰时期才对。
——可历史却很残酷,东突厥被打垮后,薛延陀借助唐朝支持,快速建立汗国,走上了东突厥的老路。
此时回纥为争夺生存空间,和薛延陀打的不可开交,但实力不足,奈何不了对方。
作为一代枭雄,菩萨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扭转国力上的差距。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后来他抱上了李世民的大腿,双方共同协作一起对抗薛延陀。
说起来薛延陀也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实力强劲后,居然不满足在漠北的势力,竟然还想趁机夺取西域,为后续入侵大唐提供跳板。
大唐哪里能忍得了“小弟跳反”,于是开始培植回纥。在菩萨去世后,吐迷度继承首领位置,彻底与薛延陀决裂,和唐朝展开合作。
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唐朝扶持下,回纥发展非常迅速,甚至在贞观20年率兵攻破了薛延陀的牙帐(首都),将薛延陀从地图上抹去,自此漠北草原尽数归回纥所有。
三、回纥的鼎盛时期是咋样?
客观来说,此时回纥已经成为漠北最强大的游牧部落,他们可以尝试走东突厥的道路——但连续两次遭遇危机的大唐已经有先见之明,开始遏制回纥的进一步扩张。
即便是吐迷度自称为“可汗”,但他却很难再建立起统一国家,唐朝还同时支持铁勒等其他部落,众人为争夺草原依旧打得天昏地暗。
回纥深知自己的一切都是唐朝给的,只要自己表现出不忠,唐朝也可以随时再拿回去,因此首领选择在贞观20年率部入朝上贡。
他们一行人来到长安后,得到朝廷厚待,李世民还亲自接见铁勒各部首领,并任命他们的酋长,自此回纥部落由唐朝正式册封。
而借着这次机会,李世民也提出对漠北地区的“羁縻政策”,铁勒各部自然不敢有反对意见,随后第二年,唐朝正式在漠北地区设立“六府七州羁縻”。
李世民的这般魄力,让各少数民族政权都不敢有异议,部落首领们甚至尊称其为“天可汗”,回纥自然也不例外。
一时间,草原各部安静、祥和,西域丝绸之路也重获新生,再次繁荣昌盛起来......
但是好景不长,永淳元年,突厥汗国死灰复燃,其占据漠南之地向北扩张,兵锋所指第一个就是回纥部落。
面对昔日“老大哥”,回纥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仆骨、同罗部被灭,其他部落也因为天灾,无力抵抗对方入侵,只能选择放弃,一部分人投降,另一部分人逃到河西走廊。
总而言之,此时整个回纥部落被完全打散。
无奈之下,回纥再次向唐朝求救。唐朝也毫不含糊,不久便率军北伐突厥,在唐朝强有力的支援下,回纥终在天宝三年将突厥打垮。
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此时大唐迎来开元盛世,民族政策也达到空前开放时期。借着这个机会,回纥成为了漠北唯一的霸主,其首领骨力裴罗更是被朝廷册封为“怀仁可汗”,正式建立了回纥汗国。
史书记载:“回纥汗国的疆域,(骨力裴罗)斥地愈广,东极室韦,西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
也就是说,回纥汗国拿下了大漠南北的控制权,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大兴安岭,最北到贝加尔湖都是回纥汗国的活动范围。
又由于回纥是游牧部落,所以其控制的版图可能比史书记载的还大。
或许是出自对大唐的敬畏,在安史之乱、唐朝一度面临灭国之危时,回纥却一直积极为唐朝而征战,双方关系依旧很融洽。
以上就是回纥的立国全过程,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为回纥时期的历史阶段。
四、回纥成为回鹘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回纥后期改名字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多种说法。
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回纥的首领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他觉得回纥这个称号不行,应该采用回鹘,所呈《书》中,说其族“言捷鸷犹鹘然”,就是“回旋轻捷迅猛”如“鹘鹰”。
从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出,回鹘首领还是比较有雄心壮志的。另外,回鹘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所以已经出现明显的汉化,这才有了后续改名之举。
不过话又说回来,回鹘改名的时候已经来到贞元4年,此时恰好是唐德宗当政时期,唐朝已不复昔日盛况,处于江河日下的阶段。尽管,回鹘依旧还是臣服于唐朝。
其实衰弱的又何止是大唐?回鹘原本希望改名能够凸显出自己帝国特色,期盼未来国家能够蒸蒸日上,可改名后他们的发展也在走下坡路,和唐朝无异......
按照史书记载,回鹘在衰弱的同时,还迎来了长期的“无道统治”时期。不过50余年,公元840年,回鹘走上了老东家东突厥一样的轨迹,它遭到部属黠戛斯的反叛,之后被打败。
偌大的汗国分崩离析,贵族与大部分民众逐渐南迁,其余部分则选择西徙。
南迁的这部分人,在乌介特勤的带领下于唐朝边塞错子山重建汗国,在《旧唐书》中有记载:“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勤乌介为可汗,南来归汉。”
从史料来看,唐朝其实仍旧很照顾回鹘这个“小老弟”。
但回鹘脑回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竟然公然抢夺回娘家的和亲公主。
并且还以太和公主为人质,游牧于天德军城一带。唐朝在此期间不断选择让步,许诺允许对方在大同川游牧,并官方认可其可汗身份。
然而,乌介可汗却依旧一意孤行,还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想停留在唐朝边疆;第二,唐朝需借兵帮他复国。
对于这两个要求,唐朝委婉的拒绝了,在自身都风雨飘摇之际,大唐早已没精力多管他人之事,只能表示:希望你能够靠自己力量复国。
乌介可汗见状,又提出要求交出已经被招抚的回鹘各部落,但再次被拒绝。见请求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驳回,恼羞成怒的乌介可汗率领南迁的回鹘部落愤然反击唐朝。
唐朝虽没落,但远不是回鹘能碰瓷的,公元843年,唐朝率军反击,轻松将对方击败,乌介可汗逃到室韦,随后被杀......
而南下的回鹘13部,大部分被唐朝招抚,融入大唐版图。
来到大唐的回鹘族人,不再颠沛流离,重新过上了新生活。而南下的其他部落见状,也纷纷投奔唐朝,当时前后共有数十万人最终来到唐朝境内。
当时除南迁的回鹘人以外,还有西迁的部落。这些人以庞特勤为首,又分为三路西迁。
一路去了吐鲁番盆地,后来被称之为高昌回鹘。
这部分回鹘人历经五代和辽宋时期,期间与五代、北宋关系十分密切,后来还曾短暂归属西辽,西辽被灭后又依附于蒙古。在经历被准噶尔控制的历史后,最终在18世纪中叶投向清政府怀抱。
另一路来到葱岭西楚河以及西河流域一带,被称之为“葱岭西回鹘”,这股势力也一度建立起过政权,但被后来鼎盛的花剌子模王朝灭亡。
最后一路则在河西走廊定居下来,被叫做“河西回鹘”,成为河西地方土著。
以上就是回鹘的历史。
很明显,回鹘和回纥虽然是指代同一个民族与政权,但却也有明显的区别之处——这两者不仅是名字上的不同,更是所属历史阶段的不同。
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回纥代表着当年上升期,而回鹘则是指代后来衰落期。不知道当初改名字的回鹘可汗知道是个这个结果,又会做何感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