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植是一个母亲吗(曹丕为何只活了39岁)
曹丕主要的死亡原因还得从生活环境反面入手:曹丕非常喜欢吃甜食,尤其是甜的水果,比如葡萄,梨,荔枝,枣等等,甚至都吃出了学问,知道如何分辨好坏,再加上曹丕喜欢吃鱼肉的影响,这就导致的曹丕高度肥胖,很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相士朱建平给曹操的长子曹丕看相,说他可以活八十岁。可是事实上,这位曹魏的第一任皇帝魏文帝只活了40岁(实际上只有39周岁)就去世了。
有人因此向相士朱建平兴师问罪,说他算得不准:“什么相士,简直是混饭吃的,欺世盗名。”
朱建平却不紧不慢地回答:“唉,你们只要看看我们的皇帝都干了些什么,就不会这样说我了。”
那么,魏文帝曹丕到底干了些什么?让自己如此短命?
曹丕的父亲曹操能文能武,是乱世的奸雄,史上少见的集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老子英雄儿好汉,曹丕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也非常优秀,有勇有谋,不同凡响。
在很小的时候,曹丕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回家向正在玩耍的曹丕告别:“老爸要去南阳征讨张绣,你在家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啊。”
曹丕一听很兴奋,对父亲说:“我也要去,上阵杀敌!”
“不行,你不能去。”
“哥哥(曹昂)能去,我为何不能?”曹丕不服气。
“你哥哥20岁了,你才10岁,还是个娃娃,刀枪不长眼,可不是闹着玩的。”曹操劝阻儿子说。
曹丕一听急了,上前一把拽住了父亲的衣服,坚定地说:“我是大丈夫,什么都不怕!”
曹操一瞧乐了,心说这小子有出息,就让他出去锻炼锻炼吧。结果战斗很顺利,曹操大兵一到,张绣就吓破了胆,在军师的劝说下归降了曹操。
可是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让下属出门给自己找找乐子,想好好放松一下。曹操的侄子曹安民给叔叔出了个馊主意,把张绣年轻的婶婶给叫了过来。
曹安民对叔叔说:“张绣的婶婶长得楚楚动人,貌美如花,而且年纪轻轻死了丈夫,正在独居,很适合叔叔。”
曹操一听说这主意不错,就点头同意了。
张绣婶婶的美貌确实名不虚传,让曹操一见钟情,无法自拔,一点也不考虑影响,把人家留在了军中。
曹操和张绣的婶婶整日把酒言欢,也不过问正事了。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被张绣给知道了,心说曹阿瞒你也太不地道了,刚跟你组团,你就欺负我婶婶,不行,我要教训一下这个不说廉耻的家伙。
张绣咽不下这口气,带兵对曹营发动突袭,曹操在温柔乡中毫无防备,被打了措手不及。在部下的保护下,曹操侥幸逃脱,捡了一条命。可是手下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曹操的儿子曹昂、曹丕和侄儿曹安民失踪,得力干将典韦也死在叛军的刀枪之下。
曹操突围出去之后放声大哭,心说这一次找刺激的代价太高了,回去之后如何向自己的夫人交代?
正在这时,一个娃娃骑着一匹战马跑了过来,一见曹操立刻翻身下马。
曹操一看这个娃娃自己认识,是嫡长子曹丕。后来证实,曹操的庶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在战斗中牺牲,唯独十岁的曹丕临危不惧,在乱军中左冲右突,杀了出来,死里逃生。
这说明两点,一来曹丕足智多谋、武艺高强,二来曹丕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过硬。
曹操一看,欢喜的不得了,曹丕这小子太像自己了,是一个好苗子,要专门培养。
话说曹操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优秀,除了曹昂和曹丕,曹冲和曹植也不是平庸之辈,皆是能文能武。
曹丕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他武艺高强、勇冠三军,人送绰号“黄须儿”,为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但是曹彰勇敢有余,智慧不足,没有雄才大略,不适合当接班人。
曹昂在战斗中已经牺牲,曹冲则在未成年的时候夭折。如此一来,有资格继承曹操事业的,只剩下曹丕和弟弟曹植。
曹丕是嫡长子,也确实很有才华,曹操早就确定了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是后来曹操发现,小儿子曹植才华似乎远在曹丕之上,各方面都比哥哥厉害,因此他就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让谁来继承自己的事业最好。
曹植一看机会来了,好好努力吧,说不定父亲就会让自己接班。而曹丕是嫡长子,自然不会将继承人的位置拱手相让。于是,一场各个朝代都会出现的,似曾相识的接班人之争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展开。
根据史书记载,曹丕和曹植背后都有一个阵容强大的智囊团。
曹丕智囊团的领军人物是久经沙场、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成员有桓阶、邢颐、吴质、贾诩等。
曹植高参团队的代表性人物,是才华过人的青年才俊杨修,成员有丁廙、丁仪、孔桂、杨俊等。
一般认为,司马懿在夺嫡之争中作用不大,其实不然。司马懿在曹丕被封为魏王太子的第二年就担当了太子中庶子,负责佐助曹丕。每当遇到大事,曹丕都要司马懿出主意,对其言听计从,这是题外话了,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我们只须知道,这场太子争夺战以曹丕获胜而告终。
表面上看,是曹丕智囊团的胜利,其实还是曹丕个人的胜利。
曹操不是个昏君,他有辨别能力,如果不是曹丕更优秀,更适合接班,他绝对不会仅仅因为对方是嫡长子选择曹丕。因为相比之下,曹丕更有魄力,更像曹操,在喜好女色方面,曹丕也跟父亲惊人地相像。
英雄爱美人,这一点倒也无可厚非,然而曹操有个特点,那就是爱别人的妻子。
比如关羽看上了吕布部下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委托曹操在打败吕布之后将杜氏赏给自己;曹操到那里一看杜氏长得太美了,随即忘了朋友的嘱托,将其占为己有。
至于曹操跟张绣婶婶的事,前面说过,就不再赘述了。
作为嫡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也对别人的妻子情有独钟。
建安九年(204年),曹丕随父亲攻打邺城,在战斗中表现神勇。曹操大喜,提出要奖励儿子。
曹丕说:“我什么都不要,您把袁熙(袁绍的次子)之妻甄氏赏给我好不好。”
曹操听到这话之后,当时就呆立在了那里。他也知道甄氏是绝色美人,像天仙一般,据说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自己久闻其名,早就对其垂涎三尺,也有将其拥有的意思,如今听了儿子的请求后,一时难以接受。
但是仔细思考之后,就答应将甄氏赏给儿子。
曹操认为,这一点儿子太像自己,越像自己,曹家霸业就越有希望。
那么,曹丕的短命跟好女色有没有关系?
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必然联系,曹丕是死于风寒型感冒。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5年冬天,曹丕到扬州阅去检阅部队,为下一次伐吴做准备,但因为气温骤降,江面已经结冰,无法行船只能而作罢。
但曹丕也不幸患了感冒,启程回京。也许是有不祥的预感,曹丕专门在雍丘(今河南杞县)逗留,跟弟弟曹植见了一面。
大概是觉得人活一世太匆忙,什么都是浮云,还是亲情最重,曹丕给曾经是竞争对手的曹植增户500,作为赏赐。
曹丕回到洛阳后,虽然有最好的医生给他用了最好的药,但是病情并未好转,时好时坏。苦撑到了农历五月,曹丕终于熬不住了,撒手人寰。
有史学家研究表示,曹丕是死于流感。但是也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说如果曹丕只是患有感冒,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不至于要了性命,他很可能患有什么基础病,再加上并发症,这个病就是急性肺结核。
曹丕去世的时候才40虚岁,正值盛年,身体棒棒地,免疫力很强,而肺结核只会“欺负”体弱的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怎么会跟他有缘?
专家分析之后认为,曹丕之所以英年去世,可以归结为4个字: 纵欲过度 。
专家这样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充分依据,根据曹操死后曹丕的作为下结论的。
史书记载:公元 220年 曹操与世长辞,作为曹操的继承人,曹丕应该万分难过、痛不欲生,化悲痛为力量,去勇挑重担,治理国家。可是曹丕似乎并没有那么哀伤,照样娱乐。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曹操去世没有多久,尸骨未寒,本应该为父亲守孝的曹丕,却乐不可支地到老家谯县去,在那里花天酒地,和身边人把酒言欢。
更有甚者,在曹操死后,曹丕迫不及待将父亲的宠妃们接收,让父亲的旧爱成为自己的新欢。
有一次曹丕生病,亲生母亲卞夫人前去探望儿子,她惊奇地发现,曹丕身边很多熟悉的面孔。仔细看过之后,发现她们竟然都是曹操的小妾!
卞太后很生气地问:“这些小妾是什么时候到你这里的?”
曹丕居然面无愧疚地说:“正伏魄时过。”意思是说父亲死了没多久,正守着孝呢,我就把她们弄来了。
卞太后一听肺都气炸了,怒斥儿子道:“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老爹的女人你都敢要,你小子做的事太恶心了,你死了之后那身臭肉,狗和老鼠都不会吃的。
连老妈都看不下去了,由此可见,曹丕的好色到了何等程度。
上面这段典故来自《世说新语》,如果说此文有戏说的成分,我们还可以看看正史是如何记载曹丕这方面的潜质的。
《资治通鉴》曾经记载说“及至受禅,显纳二女”。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曹丕在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后,又娶了人家的两个女儿当妃子。对父亲和汉献帝的女人都如此不客气,对普通官员和老百姓家的女儿就更不考虑影响了,曹丕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美女都收到身边,来一个春色满园。
史学家孙盛曾经这样评价曹丕:“魏王既追汉制,替其大礼,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居贻厥之始而堕王化之基……以知王龄之不遐。”
意思是说,曹丕既然接受了禅让,承袭了汉制,说明他遵循帝王之礼。可现在曹操尸骨未寒,曹丕本该守孝寄托哀思,他却如此大吃二喝,随心所欲地玩乐,这简直是一个败家子,所以曹丕他的寿命啊,肯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曹丕这样做不光是道德上说不过去,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他的短命跟纵欲不能说没有关系。
曹丕除了不孝和好色,还有个毛病——酗酒。这一点,曹丕也是继承了父亲的基因。曹操就很爱喝酒,不然就不会留下千古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丕的酒量不亚于父亲,留下有关酒的诗句更多。
比尔《诗》中:“酒人献三清”;《秋胡行》中“旨酒停杯”;《大墙上蒿行》中“酌桂酒”;《艳歌何尝行》中“但当饮醇酒”;《于谯作诗》中《于谯作》:“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
不仅如此,曹丕还是葡萄酒的推广者,在品尝凉州葡萄酒后,他赞不绝口,并亲自颁写《凉州葡萄酒诏》进行推广。他对凉州葡萄和葡萄酒的评价很高,夸张地说,只要一听说葡萄酒,就会馋涎欲滴,直流哈喇子。
曹丕纵欲,不懂得节制,长此以往,身体不出问题就怪了,再加上他嗜酒如命,对身体就更是雪上加霜。
曹丕不爱惜身体,以至于英年早逝,对权力过渡产生了负面影响,结果让司马家族捡了大漏,只用了40年的时间就篡夺了曹魏江山。
如果曹丕不是去世那么早,会有意识地逐步削弱司马家族,历史就可能会改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