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子如何不丈夫的上一句(怜子如何不丈夫)
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根据查询诗词大全信息显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上下句,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出自《答客诮》,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鲁迅先生很爱自已的孩子,有人曾因此开过他的玩笑。其实,先生不单爱自已的孩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关心和爱护更多的孩子。在那种“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年代,曾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呐喊。
当时,针对别人因自已爱子而发出的哂笑,先生挥笔写下《答客诮》一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表达了他对后代的深厚感情。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也是做父母的责任。当孩儿还在襁褓之中时,哪个父母不呕心沥血,极尽哺育之劳?因此才有人们对“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体会。
当孩儿呀呀学语,蹒跚试步时,如鲁迅先生那样放下做父亲的架子,经常与孩子一块儿做做游戏,不仅有利于沟通感情,且可融教育于天伦之乐中,益处自多,何须哂之?记得古时有一对联故事,说一神童应考,因其个子太小,只好骑在父亲肩上领取试卷。
有人讥笑道:“将父作马”,小神童应声对曰:“望子成龙”。不仅反映了神童的机警睿智,也可看出他对父亲苦心的深刻理解。试问:如此怜子,“如何不丈夫”?而如果非像贾政之于宝玉那样,整日板着道学家面孔,甚至棍棒相加,倒“未必真豪杰”。
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无非养育二字,而这“育”字,更为重要。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能做到。可是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却是十分不易的”。常见这样的父母,对逐渐长大的孩子,或者任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宁可自已当牛作马,也舍不得让孩子帮一点忙。
如今六、七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不会剥鸡蛋吃,已不是天方夜谭。或者甘为“臣民”,听凭“小皇帝”颐指气使,说一不二。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到得社会上,怎么能很好地立身处世呢?怜子怜到这步田地,怕就真的不丈夫了。
也是在下多虑,人家有些父母其实是要负责到底的,少小如此,长成亦然。承包方式,不外两种。一曰“护”。孩子在外与人吵嘴打架,护着;在学校挨了老师的批评,护着;参加工作与领导和同事闹矛盾,护着;甚至为非作歹触犯了法律,也有护着的。二曰“包”。包升学,包就业,包住房,包嫁娶,而且周而复始,还要包孩子的孩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其间,自然是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也不乏少数弄权者,其目的,都是要为子女营造一个安乐窝,再留下一笔钱财,似乎只有这样,才死而无憾。其实也未必。
林则徐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善哉斯言!这位民族英雄不但禁烟有方,治家也颇有见地,很值得那些想不开的父母们大笔书之以为中堂。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日本影片《狐狸的故事》中的几个镜头。老狐狸为了将“初长成”的小狐狸赶出家门,竟至撕咬得遍体鳞伤。当时,曾很怪其残忍。
其实老狐狸是对的,因为小狐狸迟早要独立生活,长期厮守在父母身边,如何学得到生存竞争的真本领?“道是无情却有情”,用心可谓良苦。夫狐,孽畜也,在动物中也属于名声不怎么好听的,尚且有此明智之举,况贵为万物之灵的人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