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是谁的后代(李家的血缘始祖你知道是谁吗)
李姓是我国的一个大姓,“李”这个字的起源很早,与人类在原始时期的饮食习惯有密切的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李子”,长在李树上。但是它作为姓氏却诞生得比较晚,直到周朝之后,才在史籍上有所记载。
《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从这个时间开始,李姓在史书上的记载便逐渐增多。
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三种: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经担任尧和舜,大理,大理也就是掌握刑法的官员,因此便用“理”来作为后代的姓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种说法是“指树为姓”,据说老子的母亲怀胎81年,后来遇到饥荒,全凭李子树上的果实才得以生存,因此就以“李”为姓。但是这种说法,不见于正史,只见于神话传说,所以不太可信。
第三种说法,是春秋时赵国将领李牧的后代都姓李。这三种说法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可以合并为一个源头,因为皋陶、老子、李牧是同一世系中的人物,但是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历来都有比较大的争议。
不过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却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根据《秘笈新书》引用《姓纂》中的内容,“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也有同样的记载。
据说,皋陶是东夷的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差不多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史料记载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
根据《史记》的记载,皋陶制定了五种刑罚,会根据罪行的轻重进行不同等级的处罚,不需要用刑的犯人会根据罪行的轻重被流放到不同地区,这样的做法,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传说皋陶专门驯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的独角奇兽,这个奇兽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分辨善恶真假,且非常有效。
因此皋陶本人善理刑狱著称于世。也正是由于皋陶如此高的名望所以皋陶在舜帝时依然担任大理一职,并且舜帝有意禅位给他,只可惜舜帝还没来得及禅位,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皋陶的长子伯益,因善于训练,鸟兽而被舜帝赐嬴姓,所以伯益成为了嬴姓部落的首领。
皋陶的次子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后代,世代担任理官,一共有26代,因此,外人便以“理”作为他们的姓氏。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李”姓的血缘始祖应该是皋陶,同时,“李”氏一族也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那么理和李,怎么会成为,一个姓氏呢,根据清代的学者秦嘉谟撰写的《世本》,解释说,古代“理、里、李三字”是通用的。
在不同的史料中都可以找到论证,如《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的官位是大理,而《管子·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便可以证明。
古代由于文字不太普及,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用同音字来代替的情况,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成为了正确的用法。由此可见,皋陶是“李姓”始祖的说法,是非常可信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