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故事概括

方应 分享 时间: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时年十三岁的太子嬴政继位,他就是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王嬴政初登王位时,秦国的国相是吕不韦。吕不韦原本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在赵国经商期间,他看中了当时在赵国邯郸作为质子的子楚,于是决定将大量财富投资于子楚身上。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时年十三岁的太子嬴政继位,他就是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王嬴政初登王位时,秦国的国相是吕不韦。吕不韦原本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在赵国经商期间,他看中了当时在赵国邯郸作为质子的子楚,于是决定将大量财富投资于子楚身上。

通过巧妙手段,吕不韦成功地帮助子楚登上了秦国王位,即秦庄襄王,同时,吕不韦也被拜为国相。

然而,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离世,他的太子嬴政即位。嬴政即位时正处年幼,秦国的军政大权便由吕不韦一人掌握。

就这样,吕不韦当年的投资获得了巨大回报,成为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易。

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已届二十一岁之龄,但仍然无法亲自执掌政权。此时的吕不韦独揽大权,门下拥有三千门客,一时间权力遍布朝野。

同时,深得太后宠信的嫪毐也在其支持下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成为秦国仅次于吕不韦的另一支政治力量。

然而,嫪毐逐渐得意忘形,行事日益跋扈。公元前238年,嫪毐发动政变,被秦王嬴政派兵镇压,嫪毐也被判“车裂”之刑。

次年,嬴政又借机顺势罢免了吕不韦,并将其流放至巴蜀一带。曾经是成功商人的吕不韦在转型为政治家后,遭遇人生低谷。

因担忧被秦王嬴政秋后算账,心灰意冷之下,吕不韦选择了饮鸩自尽。至此,秦王嬴政开始真正掌握秦国的王位权力。

秦王嬴政亲政后,对外政策他首先实施的是颁布“逐客令”,驱逐六国客卿。这时,身为长史的李斯撰写了一篇著名的《谏逐客书》,劝谏嬴政不要逐客。

秦王嬴政不仅接受了他的建议,还封李斯为廷尉,使李斯成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得力助手。

李斯得到重用后,开始协助秦王嬴政部署一统六国的战争。他提出了继续执行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的建议,并制定了具体的战略步骤:

先与燕齐结盟稳定局势,再逐步消灭韩赵两国,最后各个击破其他国家,以实现全国的统一。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一场统一的战争正式开始。

首先,秦国瞄准了六国中最为弱小但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韩国。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随后,秦国大军乘胜追击,一举攻灭赵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秦国又相继灭掉了魏国、楚国和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命令其大将王贲南下,对六国中最后的幸存者齐国发动了攻击。

不久之后,齐王投降,秦王嬴政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削平群雄、吞并六国的壮举,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并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王朝:秦朝。

秦王嬴政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的德行超越了三皇五帝,因此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了“皇帝”的称号。他还梦想皇位永远由嬴姓一族继承下去,因此自称“始皇帝”。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