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负盛名的皇家贡茶介绍(贡茶哪个是正宗的)
易武茶的特点一直都深入人心,香杨水柔。汤感圆润细柔,立体饱满,独特的蜜韵花香高扬持久,丝丝入扣,沁人心脾。
现在越来越多的普洱茶产区,为了证明自己产区茶叶身份的尊贵,都会加上这两点,同时辅以相关的文献来证明自己说法的正确性。
一时间贡茶遍地,很多人也在质疑这么多地区都出产贡茶,到底哪个地区是真的呢?
在清代,贡茶分两种: 一种是专门进贡皇室供应贵族品饮的高端普洱茶。另一种是 做为 赋税上缴中央用来做贸易的贡茶,第二类茶往往只强调数量并不刻意要求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作为真正皇家贡品的普洱茶。
最负盛名的皇家贡茶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涌入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之众(俗称:奔茶山),形成了 山山有茶寨,寨寨有茶山,茶林连茶林 的格局。
易武茶区和布朗茶区是两个不同口味的名山茶区,比较之下,易武茶区更加温和,所以才有“ 易武为后 ”的说法。
易武茶其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且极耐冲泡。
易武茶的温和包容,铸就了其他山头无法代替的“ 名山范 ”,同时因为其独特的感官特质受到无数茶友的追捧。
光绪年间,易武茶山之名跃然史志,易武老街茶庄鳞次栉比,同庆号、乾利贞号、宋聘号等票号众多,外地茶商纷纷到易武开厂, 易武成为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
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马蹄得得,马锅头敲响铜锣,马儿撒着欢嘶鸣,那是藏族的马帮到了!铃铛声声,人欢马叫的繁忙景象,这是贡往京都的茶启程了……
当时官吏们把普洱茶进贡给当时的宫廷,深受皇宫贵胄喜爱而列为贡品。
据道光年间郑绍谦纂修的《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倚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园茶”。
易武地区民间有“ 采办贡茶,忙上不忙下 ”的民谣流传,大概的意思为采摘贡茶是天命圣旨,无论多忙也得听君命,以采摘贡茶为主。
易武茶的特点一直都深入人心, 香杨水柔 。汤感圆润细柔,立体饱满, 独特的蜜韵花香高扬持久 ,丝丝入扣,沁人心脾。
初入口,稍显苦味,没有涩感,香气迷人,但很快化开并转为回甘,且一直持续。 有一种易武独特的清凉感在口中散开 ,清凉入心,仿佛置于山野林间
最量少难得的皇家贡茶
相传,明成化年间,地方官员发现 曼松茶色香味俱全 ,且冲泡后“ 站立不倒 ”,于是进贡给明宪宗朱见深,赋其" 大明江山屹立不倒 "之誉。
宪宗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曼松茶就这样成为皇家贡茶 ,其后一直延续到清朝,仅供历代帝皇享用和作为礼品送外国使臣,又加之产量“ 年解贡茶100担 ”而得名。
然而,物极必反,福祸相依, 百年占据普洱茶C位的曼松差点迎来了灭顶之灾。
清代末期 ,由于贡茶任务太紧,以曼松王子山方圆8公里的面积实在难于承受,所以 茶农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 ,有的家族就此逃难,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到曼松村。
1942年,已经十分嬴弱的倚邦再遭厄运 ,攸乐山的攸乐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空凉的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
时至今日,皇家古茶树极少,无从考究,站立不倒的制茶技术也无人传承。
但是,曼松茶“ 高香甘醇 ”的古韵尚存,尽管每年春茶产量有限,但慕名而来的茶客还是络绎不绝,进山车辆挤满入寨山路。
曼松皇家茶园位于象明彝族乡,共有3片: 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 ,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 一个傣族寨子茶园 。
之所以叫王子山,是因为曼松老寨所在的山上, 有座王子坟 。 传说,葬埋的是流落西南的南明永历帝之子 ,后人就将此山称作王子山。而老寨,就坐落在高高的王子山顶。
和背阴山相比, 王子山的茶甜度更高,滋味更丰富,后韵更香 ,当然价格也更贵。
曼松王子的 醇香甘甜,口感圆润,茶气极强,身体就会发热,浑身舒爽,似乎连毛孔都舒张开来。 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无愧于 “皇家的味道”。
最为险峻的皇家贡茶
困鹿山,属于无量山余脉。在困鹿山上的原始森林中,巨木参天、叶片芬芳。由于山路险峻迷乱,连敏捷的鹿群都会被困住,而得名“困鹿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困鹿山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外人很难得知贡茶制作的方法。
尤其到了每年春茶采摘的季节,清朝派专门的军队把守在整片山头。也正是因此,困鹿山皇室古茶园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关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因自然条件及茶园管理的因素,云南生产贡茶的茶山很少,甚至满足不了皇宫贵族的需要,茶叶也根本就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庭。
如今的困鹿山古茶园,依旧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茶园,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包括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
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无愧皇家茶园称号而问鼎普洱茶界。
云南各山头茶中,布朗山霸气凌人,易武阴柔绵长,勐库涩显,化开回甘悠远, 困鹿山则以“雅”示人,茶香清新淡雅,口感甘润沉实,仿佛一君子,不沾尘垢 。
困鹿山的古树茶,在沉寂了百年之后,终于拨开覆盖在其身上的迷雾,以独特的魅力重新展示在人们面前。
最鲜为人知的皇家贡茶
迷帝茶相比起易武、布朗、班章等茶区的茶来说相对小众,虽然早在乾隆时期就得以面进京面圣,有了进贡给皇帝的机会,但到了今天对于它人们仍知之甚少。
迷帝茶原不叫“迷帝”,而是“米地茶”,因此处有米有地,为表富足之意而称作“米地”。
清乾隆年间,口碑甚好的米地茶,被清政府采办的官员,选作贡茶进贡入京。
相传,乾隆皇帝品到米地茶时,由于此茶种特殊,茶气浓烈,高香持久十分欢喜,道“朕品茗无数,唯他色香俱佳”,并赐“岁俸京师”匾一块。
此匾由几代经营米地茶的界牌赵氏家族世传保存,只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
只因它几百年前迷住了乾隆皇帝,从那时才叫起了“迷帝茶”,成了魅惑君主的茶。
迷帝茶汤色黄绿透亮,叶底匀齐,茶香清扬中有少许兰香,山韵明显,杯底留香,口感苦涩明显,苦显于涩,苦能化甘。回味甘醇爽滑,滋味醇厚生津,经久耐泡,香气足,贡茶之名,名副其实。
其味苦涩,终有回甘。 迷帝茶的魅力大抵都在这了。回甘在喝茶体验中,最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乾隆帝定是在这盏茶中,有了这样的体验,才被它“迷住”了。
现今古茶山面积195公顷,代表品种为界碑村迷帝贡茶,最大的老茶园有300多亩。
过去曾把森林里的树砍掉,只余留下茶树,随着现在生态茶园概念的出现,回看这种做法不论怎么看都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
对于今天的米地古茶园中古树的现状,相较于产量,就更加注重对于古茶园中古茶树的保护。
这几年随着普洱茶价格的上涨,迷帝茶也存在着过度采摘的现象,再加上过去的不当矮化,都成了如今迷帝茶抹不去的伤痛。
虽然我们现在尝不到当年的“皇室贡茶”,这几个山头的茶品还是值得一试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