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故事简介50字(赵氏孤儿故事简介)
赵氏孤儿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故事中,赵国的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而被杀害。赵奢在临死前嘱咐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要保护好他的儿子,希望他们将来能为他报仇,除掉屠岸贾这一帮祸国殃民的坏蛋。赵奢死后,程婴和公孙杵臼历尽千辛万苦去实践自己的诺言。他们设法将赵奢的半岁儿子从宫里偷出来,并用各种方法保护他免遭屠岸贾的追杀。后来,在韩厥等人的支持下恢复了赵氏宗位,为家族复仇。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有名的传奇故事之一,它最早的版本,是元朝戏剧家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到今天,“赵氏孤儿”的故事,已被改编为戏剧、歌剧、小说、动画、电视剧乃至电影。
早在1755年,即乾隆王朝时期,大名鼎鼎的法国大学者伏尔泰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戏剧,并在戏院上演了。这个改编版的《赵氏孤儿》,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后来,它还在英国、德国、意大利上演过,算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之一。
1.赵氏孤儿的传说
《赵氏孤儿》的原创作者是司马迁,后来的二次创作作品,都是从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这里延伸出去的。
“赵氏孤儿”,学名“下宫之难”。故事发生在春秋末年,赵盾成为晋国政坛的一把手,靠着赵盾的经营,赵氏一族在晋国权势熏天。等赵盾去世后,赵氏继续风光无限——儿子赵朔继承了赵盾的爵位。
赵盾-《赵氏孤儿》
《赵世家》记载,赵氏遭殃,其实早有征兆。赵盾生前,有次他做了一个怪梦,醒来后很不安,就找人算了一卦,得了个大凶之兆。按卦象显示,灾祸虽然不会落在他自个儿身上,但终究会殃及子孙。
果不其然,赵盾死后,晋景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97年,时任晋国司寇的屠岸贾阴谋策划,要将赵氏一网打尽。屠岸贾就率领大队人马将赵氏围了,顷刻间,赵氏一门,上上下下,不分男女老幼,被悉数屠杀殆尽,现场没有留一个活口。然而,就在一片血泊中,少了一人,赵朔的妻子赵庄姬。
赵朔 庄姬
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姊妹,也就是当朝国君晋景公的姑姑。祸事临门时,她已身怀六甲,趁人不注意,她一头躲进了皇宫里。再后来,她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遗腹子,就是赵氏的独苗——赵武。
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屠岸贾得知后,立马带人进宫搜捕,想要斩草除根。面对凶残的敌人,情急之下,赵庄姬把婴儿塞进了自己的裤子里。幸运的是,这个刚出生的宝宝,居然一声未哭,成功躲过了屠岸贾的搜捕,这过程,惊险跌宕,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
逃过一劫,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时候,有两个侠义之士登场了,一个是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一个是赵朔的朋友程婴。公孙杵臼问程婴:“把这娃娃养大,跟死相比,哪个更难?”程婴答:“相比之下,死倒是容易一些。”
公孙杵臼点了点头:“好,这孩子就靠你了。我偷个懒,挑个轻松的。”
两人商议,决定来个掉包计:他们先把赵武藏好,然后从别人家弄来一个婴儿,戏剧中说就是程婴自己的儿子,然后一起藏到了山里,等一切布置的有模有样了,程婴又从山里跑出来,去找屠岸贾告密,说赵氏余孽被其仆人藏到了山里,屠岸贾大喜,命他带路,杀死了公孙杵臼,以及那个婴儿。
程婴
杀了赵氏遗孤,屠岸贾心安,以为赵氏一门已被彻底斩草除根,程婴呢,成了出卖朋友的无耻之徒,遭人唾弃,他一个人默默地抱着还是婴孩的赵武,躲到深山老林,又当爹又当妈。
春去秋来,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有一天,晋景公病了,什么中西西医看了个遍,就是迟迟不好,有大师算了一卦,说这病是上天在惩罚您啊,让有功之臣断了香火。晋景公很懵很方,断了香火?谁啊,心里一盘算,哦,只有赵氏无后。可是,都已经无后了,老天爷拿这个说事,这也没个补救之路啊。
晋景公很惆怅,就在朝堂上当众感叹起这事儿,不料,有知情人噌地站出来说:“赵氏尚有后人活着!”
于是赵武出山,回到了朝堂之上。他一回归,就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当初追随屠岸贾的人也纷纷倒戈。等到时机成熟,赵武跟程婴便带领人马,将屠岸贾一家全部杀死,完美复仇,酣畅淋漓,观众拍手称快。
剧情到此,其实已经该谢幕了,然而人民艺术家司马迁又露了一手,赠送彩蛋一枚。说三年后,赵武成年了,程婴表示,他已经实现了当初跟公孙杵臼的约定,是时候去地下向他汇报了。赵武泣不成声,苦劝不住,程婴还是自杀身亡。
好了,这就是司马迁在《赵世家》中写的“赵氏孤儿”故事,屠岸贾凶恶残忍,赵武悲惨坎坷,公孙杵臼大义凛然,程婴忍辱负重,一曲荡气回肠侠肝义胆、不畏强权、见义勇为、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大悲剧。
只可惜,基本都是编的。
2. 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为什么说是编的呢?
先抛开《史记》,咱们查查《春秋》和《左传》对这事儿的记载。对于“赵氏孤儿”,《春秋》里有一句话,叫“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这就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杀了赵氏满门的是“晋”,也就是晋国国君,而不是屠岸贾。
再来看《左传》。从一开始,左传的记载就跟《史记》不一样。首先,它明确表示:赵朔是自己病死的,还有谥号,叫“赵庄子”,而且赵武也并非遗腹子,在赵朔去世前就出生了,只是还是个婴儿罢了。
那么,赵氏全家被屠杀是不是真的?这个是真的。但按《左传》的记载,这场血案的发生,并非是屠岸贾阴谋策划的,而是赵氏内部的一场狗血纠纷引起的。
赵朔42岁就早逝了,他的遗孀赵庄姬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公主内心有点小寂寞,身体就很诚实地勾搭上了叔叔赵婴齐。
赵氏是晋国最大的名门,女主角还是已故晋国掌权人的老婆,晋国的公主,你说这丑闻劲爆不劲爆?作为族长的赵括,作为赵氏的爷叔辈,脸面往哪里搁?他们不是很很恼火。爷叔当即拿出家法,将丑闻的男主赵婴齐逐出家门。
赵庄姬很生气,一气之下就回了娘家,在侄子晋景公面前一顿告歪状,说赵括、赵同如何如何谋逆,如何如何试图颠覆国家。
其实吧,晋景公心里门清,是姑姑在乱咬乱攀扯,丢人现眼,实在是讨厌得很。但是,一想到飞扬跋扈的赵氏人,晋景公计上心头,正好借姑姑递过来的这把刀,斩了赵氏一门。
此时,晋国正卿栾书,因常年受赵氏打压,积怨已深,听说国君想清理门户,立刻表示十二分支持。为此,他还拉上了另一名正卿郤锜。三人一拍即合,迅速组成攻守同盟,准备搞大事。
三人的计划是,晋景公先迁都到外地,站稳脚跟后,再联合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发动一场了突袭,将赵括、赵同以及其他赵氏族人,全部诛杀。
那么赵武呢?他从一开始,就跟老妈赵庄姬住在宫里,没有卷入这场纷争,所以幸免于难。灭门之后,有人对晋景公说,赵氏先辈赵衰、赵盾,都是功勋之臣,他们的功业岂能抹杀?若让功臣无后,只怕会寒了众人的心。这样,晋景公才恢复了赵氏的爵位,并让赵武当上了继承人。这就是《左传》中“赵氏孤儿”的来龙去脉。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凶恶的屠岸贾,没有侠义的公孙杵臼和程婴,也没有波澜曲折、荡气回肠的故事。就是一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权力的纷争,国君嫌大臣势力坐大,就拉上另外一帮臣子,将其杀个干干净净。
有人可能会反驳了,凭啥说司马迁写的是假的,难道《左传》就不可能作假,然后司马迁发现不对,纠正《左传》里的说法?来,说个专业的鉴别真伪的方式,判断史料的正确性,通常看成书年代。《春秋》和《左传》都是春秋时期完成的,当时人记当时事,是不是比几百年后的司马迁要更清楚?
再一个,其实司马迁本人也挺认同《左传》的说法,在《史记·晋世家》中,记住,是《晋世家》,前面他的赵氏孤儿是记载在《史记·赵世家》,写《晋世家》这篇时,他又直接照搬《左传》里那句话,说晋军杀赵括同、赵括并灭其族,韩厥说不可抹杀赵氏先辈的功勋让功臣无后,于是这才让赵武继承赵氏爵位,恢复封地。
3.两个赵氏孤儿,一种文化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司马迁作为顶级的、以严谨著称的史学家,为什么会自相矛盾,搞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出来呢?如果咱们把《史记》的故事连起来,细细琢磨一番,你会发现这里面很有内涵,司马迁的用意藏得很深。
首先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灭赵氏满门的大boss,一个是晋景公,另一个是屠岸贾。 按《左传》的版本,杀赵氏一门的是国君晋景公。但按司马迁的版本,赵氏没有过错,晋景公全程不知情。赵氏被灭门,是一门忠良惨遭杀戮的大冤案、惨案。一切的一切罪恶,都是那个十恶不赦残忍至极的大恶人屠岸贾。
屠岸贾什么来路啊?不好意思,查无此人,《左传》里压根就没有这个人,鬼知道是哪里来的群众演员,盒饭都没要,电话号码也没留一个。
所以,种种迹象都表明,真正杀了赵氏一门的不是别的,就是晋景公本人。什么屠岸贾啊,程婴啊,都是编造出来的故事。问题是,为啥要编这么故事呢?哎,还不是要给国君洗地嘛。
添盐加醋地捣鼓出这么一个故事,还硬塞进一个大恶人屠岸贾,把杀害晋国大功臣满门的血腥罪恶,干净利落地倒在一个莫须有的搞刑侦的公安部长头上,真正的刽子手晋景公躲在幕后,全程一副“啊,我什么都不知道”,到了最后再天神下凡一般出场,为忠良平反,还忠良清白。众大臣齐齐点赞:主公英明!
这样的套路,自古使然。所以,赵氏孤儿这个感天动地的悲剧故事,十有八九,就是晋国内部编造出来。
可问题是,后来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变成了赵、韩、魏三国。这时候,赵氏已经不用管晋国国君的面子了,为何他们还不说出真相呢?
原因可能是,赵氏后人不仅不说出真相,还要故意夸大这个谎言。原因有四点:第一,晋国君臣之所以联合起来对赵氏痛下杀手,归根结底是赵氏权力过大,还飞扬跋扈。如果赵氏后人还原赵氏孤儿真相,这一块怎么写?写祖上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自然不能吧?
第二,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是赵庄姬告状。然而赵庄姬告状的背后,却是叔叔与侄媳妇通奸,祖上这等丑事,怎么写嘛?传出去也太丢人了。后来赵国立国,别说还原真相,那是铁定要删帖封号禁止评论三步走啊。
第三, 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什么要舍命保护赵氏孤儿?《史记》里说他们一个是赵朔的门客,一个是赵朔的朋友,这二位跟屠岸贾一样,历史上是否存在过,都很成问题。
而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是强化这二人的侠义之情,舍命救主,感人肺腑,那说明啥?恰恰说明赵氏得人心,所以有忠臣甘心赴死,有朋友忍辱负重,不惜用幼子换赵武一命。这样有魅力的赵氏形象,自然是赵氏后人需要维护甚至大力宣扬的嘛,那还还原真相干嘛?
第四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战国七雄,赵国想把自己的发家史写得漂亮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最漂亮?一路高歌猛进的王道模式显然是不真实的,要是一路坎坷的发家路,又太憋屈了。
相比之下,反而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曲折离奇的故事,最容易吸引人。《人类简史》那本书,10万年前,为何是智人崛起成为地球统治者?因为——讲故事。创业需要一个好故事,创立一个国家,同样需要一个好故事。
好啦,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几方人马的精心撮合下,“赵氏孤儿”这样一个离奇古怪的故事,就应运而生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