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简介)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
东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秀突然发现,朝廷里出了一件大事儿。
什么大事儿呢?垦田的亩数和人数对不上。
官员送上来的文书,错漏百出,十个人种一千亩地,五十个人种一亩地。
很显然, 有人弄虚作假。
要么是地主兼并土地,要么就是有人私底下买卖土地。
这事儿本来无可厚非,因为刘秀本来就不提倡土地国有。
这事儿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有人骗了皇帝。
这是作为一个帝王绝对不能忍受的。
你可以做好事,你也可以做坏事,但你绝对不能骗我。
皇帝的逻辑是很奇特的。
你骗朋友,朋友会认为你是个不讲信用的人,顶多不欢而散,这个朋友咱们不做了。
但是你骗皇帝,皇帝就会认为你蔑视君上,那你为什么要蔑视君上呢?
很有可能是想要造反。
这不能怪皇帝多疑 。
在封建帝制时代,任何微乎其微的举动都有可能挑动皇帝敏感不安的神经。
刘秀是一代英主,当然不可能经常发神经,但土地是国之根本,事情必须搞清楚。
刘秀当即发布命令,要求各州郡官员立刻进京报告,皇帝要搞突击检查,
这一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
平时朝廷搞检查,都是提前通知,官员们大有时间在底下弄虚作假,改改账本,做做假账。
这回皇帝搞临时检查,一点准备时间也不给,一些官员们措手不及,只好把原本的文件粗略一改,提交上去。
这么一交,就出了问题。
皇帝在一本账本上发现了如下小字:
“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这句话单拎出来,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必须要交代一下背景故事。
这本账本是一位专门负责审查土地分配到户的官员交上来的,而他在账本上记下的这段小字,相当于一段备忘录,专门用来给自己提个醒儿。
刘秀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啥意思呢?看不明白。
这时,站在他身后的刘庄说了一句话:
这是官员在提醒自己,开展审查工作的时候,颍川、弘农两地可以重点检查,河南和南阳马马虎虎,做做面子工作就可以了。
皇帝很纳闷,一样的土,一样的地,怎么还搞区别对待呢?
刘庄一语道破了玄机:
因为皇帝出生在南阳,长大之后是在河南起兵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俩地方都是帝王的故乡,相较于其它地方是有特权的,所以官员不敢检查。
皇帝恍然大悟,对身后的刘庄赞许有加。
刘庄,就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
那一年,他年仅十二岁。
通过这件事,当然不能反映出刘庄是一名神童,但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刘庄是个聪明的人。
第二,刘庄很了解官员们的工作和民间生活。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可以体现出刘庄的另外一个特质:冷静。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
朝廷里有两位大臣造反了。
这两位大臣一位叫单臣,一位叫做傅镇。
两位仁兄在东汉朝廷是中层领导的编制,工作压力很小,薪资待遇却很可观,实在想不明白这两位为什么想要造反。
俩人联合起义,占据了一座叫做原武的小城。
城池虽小,但是夯土却十分结实,城内粮草兵器,一应俱全,在里边僵持个几个月,不成问题。
守城是不成问题,但问题是,造反是要攻城略地的,你找个龟壳缩在里边负隅顽抗算是怎么回事?
刘秀认为这两位造反的仁兄智商着实不是很高,立刻派出手下大将臧宫带兵攻打,没想到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
坚固的城防让攻城士兵根本无从下手, 部队强攻之下,伤亡巨大不说,连一步也没能迈进去。
臧宫一看攻城不行,改变方针,集结重兵,把原武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断你的水,我断你的粮,我看你投降不投降。
但事实上,原武城物资丰盈,不缺水也不缺粮,士兵们在里边过完春节,问题都不是很大。
皇帝刘秀一看战事不利,立刻连夜召开会议,商量这事儿应该咋办。
群臣七嘴八舌,有说要强攻的,有说要围歼的,还有说派间谍里应外合的。
作为皇子的刘庄也列席了此次会议,并且提出了一个办法:
围城是一定要围的,但是不能围的太紧,太急,应该故意留出破绽和缺口,诱导城内的叛军突围。
只要把他们勾引出来,一切就都好办了。
聪明冷静的刘庄再一次看出了端倪,这并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围城。
围城的关键就在于,里边的人想出来,外边的人想进去。
皇帝肯定的了刘庄的办法,一实施,果然把叛军勾引了出来,脱离了坚固的城池,这帮人很快就被消灭了。
刘秀的儿子很多,但刘秀通过这两件事,心里很明确要把皇位传给谁。
刘庄能文能武,聪明冷静,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自己还强,大汉王朝交给他,一定没问题。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
一生传奇的汉光武帝刘秀龙驭上宾,大行而去,毫无意外,刘庄继位,成为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称汉明帝。
大臣们对新皇帝的印象,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暴躁。
当了皇帝的刘庄脾气可以说是非常火爆。
校尉窦林,是皇帝的外戚,因为搞贪污,被皇帝斩首。
大司马窦融,跟皇帝的亲戚关系更近,因为办事不利,被皇帝罢官。
皇帝的弟弟,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因为作奸犯科,被皇帝授意,自杀谢罪。
历朝历代,能跟皇帝攀上亲戚,可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但刘庄一朝,谁当他的亲戚,谁可算倒了大霉。
另有河东尹薛昭、司徒王康触犯法律,又被皇帝处死。
皇宫之中,每天都能看着兵士押着大臣送赴刑场。
如此来说,刘庄同志可以说是个杀人狂魔了。
刘庄的确杀人,但却并非是个狂魔。
如果细细分析,你会发现刘庄同志杀的都是有罪之人。
搞贪污的,搞腐败的,蔑视法律的,作奸犯科的,甭管你是官儿大官儿小,是皇帝亲戚还是开国勋贵,一律处死。
并且,要特别说明的是,是依法处死。
对大臣十分严厉的刘庄对百姓的态度如何呢?
很有意思,面对百姓,刘庄同志可以说是变了个脸。
登基伊始,刘庄立刻下令,要减免赋税徭役,并且减轻对百姓们的刑罚。
刘庄同志似乎对黎民百姓天生就有一种怜悯之心。
他认为,老百姓平时种地,挣钱本来就不多,朝廷不盖房子也不盖楼,对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当然能省就省了。
百姓文化普及度不高,相较于从重处罚那些犯错的百姓,应该更好更快的加强法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河发洪水,刘庄成天成宿不睡觉,亲自组织抗洪救灾的工作,他负责修缮的黄河,直到东汉末年,一次也没有决堤过。
如此说来,刘庄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仁君。
那史书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史书中说,皇帝“性褊察”,意思就是刘庄脾气火爆,一点就着。
但我却认为,刘庄同志很温柔。
他似乎和他那宅心仁厚的父亲汉光武帝刘秀毫不相同,但却又几乎完全相同。
皇帝的确暴躁,皇帝也的确温柔。
他的暴躁留给了臣子,他的温柔留给了百姓。
现在答案昭然若揭了,这是一位典型的明君。
对臣下苛责,对百姓宽厚。
而明君,就值得被人们表扬和记住。
当然,除了治理国家,刘庄还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大事儿。
皇帝晚上睡觉,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梦里,一个高大魁梧的金人驾临未央宫,然后向西方飞去,不见踪影。
做梦,这事儿放在现在很稀松平常。
但在古代,做梦可是大事儿。
尤其是皇帝做梦,必然要找一找懂行的大臣来解梦。
当然了,解梦的结果也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因为没有哪个大臣不开窍到跟皇帝说你这梦不好,你要有血光之灾。
大臣替刘庄解梦,得出一个结论,梦里的金人是西方的佛陀。
皇帝表示,既然梦见佛陀了,我必须得表示表示。
于是,一座雄伟的佛教寺庙在河南洛阳拔地而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这位勤政爱民的皇帝驾崩于洛阳东宫。
皇帝执政十八载,不算长,也不算短。
秦汉之际,相较于秦皇汉武,文景二帝,还有他那传奇的父亲,汉明帝刘庄似乎很不为人知。
但这一点也改变不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如果让我来评价刘庄,我可能很难用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语句来歌颂这位帝王。
因为刘庄并不需要这样的赞美。
他的一生简单而纯粹,我对他的评语同样简单而纯粹:
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至于是否能名留青史,我想这从来不会是贤明的帝王计划之内的事儿了。
时光倥偬,千年万年。
如果时间足够长,它可以把一切有形的东西全部抹去,真正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只有生而为帝王,抑或是生而为人的善良和勇气。
上一篇:第一次去湖南张家界游玩攻略(张家界是哪个省份的旅游景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