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排酸肉(排酸肉与鲜肉的区别)
未经任何处理的鲜肉,随着时间流逝,肉的品质会变差,硬度会增加,同时肉里面的水分也会开始流失,导致肉变得干燥,缺乏弹性。这些因素都会使得用鲜肉做出来的菜肴口感不佳,肉吃起来不够细嫩。排酸肉在排酸的过程中,肉质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理化变化,这个过程会使肉变得柔软多汁,并产生特有的风味,人们也常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肉的成熟。经过了排酸工艺的处理,排酸肉的营养成分流失较少,吃起来安全放心,口感细嫩,味道也更鲜美。
随着现代肉品卫生学及营养学的不断发展,肉类排酸 成为食品生产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流程,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耳边。那到底什么是“排酸”?“排酸”又有什么用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地说道说道。
首先要明确的是, 肉类的酸不是变质腐败的味道,而是在动物被屠宰后,血液停止循环,缺氧而产生的乳酸和磷酸 。就像人在剧烈运动时,也会因为能量需要而进行一部分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果不好好放松第二天全身肌肉就会酸痛。
而这些乳酸和磷酸会让动物新鲜肌肉的PH值下降为酸性,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结合成肌纤凝蛋白,并最终使肌肉收缩,直接食用口感和味道都会变差。
当然,如果 新鲜的肉在宰杀后三小时内食用 也可以,真正的潮汕火锅就可以做到这点,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无法实现现宰现吃的。因此,为了让我们食用的肉类更有营养、更好吃,排酸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具体的排酸过程是 在0-4度的温度和特定的湿度、风速中,将刚屠宰的酮体吊挂至少48小时 ,促进酮体内的乳酸与磷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后充分挥发。
通常,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本地新鲜牛肉为了“新鲜”,会在凌晨宰杀,清晨上市,不会经过排酸处理,为了营养与口感,购买后都需要尽快处理食用。
而超市里经常可见的 冷鲜肉则都经过排酸处理 ,但对于运输以及储存环境有着较高要求,购买后最多冷藏2-3天就得食用完毕,否则就会变质,口感也会糟糕起来。
此外,还有 冷冻的进口牛肉,也是经过统一的排酸处理再切割冷冻的 。首先,肉牛屠宰后的胴体会进入0~4℃库冷却48-72小时,等温度降到7℃以下时即可剔骨切开。
切开车间室温通常保持在10-12℃,剔骨后的牛肉原则上按部位切开。然后,切割后的牛肉在-23℃的冷库中会冻住20小时,当肉的基底温度达-18℃以下时再更换包装移入-18℃冷库中储藏。
那么,这样经过排酸处理的肉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减少肉中有害物质含量
排酸肉都是全程低温制作,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产物被最大程度地分解和排出,同时排空血液及占体重18%—20%的体液,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了肉类的安全卫生。
改善肉质,易于吸收
经过排酸的肉,肉质得到了改善,肌纤和结缔组织被软化,肉变得柔软多汁,富有弹性,并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因此,更加好熟易烂、口感细腻,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消化。据相关研究证明,食用没有排酸的牛肉,人体只能获取其30%的营养,经过排酸处理后,则可提升至80%-90%。
性价比更高
排酸时排空的血液和体液约占胴体体重的18%-20%,所以排酸肉也是出肉率更高的肉。1kg的牛肉鲜肉经过排酸后,会减重10%-15%左右,烹饪后缩水率就很低,性价比自然更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