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病入膏肓的故事(病入膏肓的主人公是谁)
景公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最终还是应验了桑田巫为他卜定的命运结局,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典故,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也流传至今。我国中医的针灸穴位图中明确标有”膏肓穴,位置在第四胸椎旁开三寸。
我们都知道“病入膏肓”意思是指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那您知道,膏肓是指人体的什么部位吗?古代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
这个成语怎么又和君王有关了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晋景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六代君主,晋景公十七年,晋景公杀了赵同、赵括。两年后,晋景公梦见一厉鬼,披散的头发一直垂地,捶胸顿足,厉声骂道:“你杀我子孙,不仁不义。我已向天帝诉冤!”
说罢,厉鬼毁坏大门和正门而入,就向景公扑过来,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厉鬼又破户追入内室,景公甚感恐怖,呼叫而醒。
醒后,晋景公即召见桑田巫,桑田巫所卜和景公的梦境完全相同,景公惊恐地问道:“那怎么办才好?”桑田巫毫不讳言:“大限将至,你吃不成新收的庄稼了。”
此时已是五月,距离新麦的收获,至多月余。桑田巫去后,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就遣人往秦国求医。秦桓公派遣名医医缓(医是他的职业,缓是他的名字)来为晋景公治病。
秦医未到时,景公梦见疾病变化为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说:“医缓医术高超,他来治病,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逃到何处才安全呢?”
另一童子回答说:“我们躲避在肓之上,膏之下,即使有良医,又怎能奈何我们?”
等到医缓到来,给景公诊病后说:“这病已不可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力也不能到达此处,实在不可治了。”想到医缓的诊断与梦境相符,景公叹道:“你真是良医!” 于是厚礼送医缓回秦国。
到了六月间的丙午日,景公想吃新麦,便让管理田产、野物的官吏献上麦来,让御厨做了面食。又把桑田巫召来,指着面食对他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是什么?”随后喝令左右将桑田巫推出斩首。
景公处置桑田巫后,准备吃新麦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礼仪,即所谓“尝新”,有一整套繁复的仪式,将食之时,景公突然觉得腹胀,急急起身如厕。
没想到竟然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最终还是应验了桑田巫为他卜定的命运结局。
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典故,"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也流传至今。
我国中医的针灸穴位图中明确标有”膏肓穴",位置在第四胸椎旁开三寸。
药王孙思邈认为"膏肓(穴)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