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永宣盛世有多强(永宣盛世是什么时期)

方应 分享 时间:

这一篇我们重点讲这祖孙三代创造的永宣盛世。

首先,靖难之役开始时,朱棣不占任何优势,因为作为地方藩王起兵对抗中央本身就在那个时代不具备合法性。

好在黑衣宰相姚广孝在总参谋之下,加上燕王在北平的经营,又利用宁王的朵颜三位加强了军事实力,不过总体来说是因为朱棣的战略正确,没有与中央军进行无穷无尽的消耗战。

而是直捣黄龙直接一路向南直取南京,最重要的是建文的政治弱智和用人失误导致靖难之役在三年之内就结束,担任人家朱老四是全家上阵,齐心的很,加上有燕王的班底。

最重要,有个优秀的和有野心的参谋长,黑衣宰相姚广孝。

然后,永乐朝就建立了,开启了永乐一朝的文治武功。

永乐时期武功昌盛,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朱棣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见瓦剌中兴之势,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

同时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朱棣还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

朱棣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设置卫所,并派亦失哈安抚位于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

在亦失哈在混同江庙街的对岸塔林设奴儿干都司,扩大明朝东疆,亦失哈并于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对此地的主权。

朱棣实行积极的外交策略,开始派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增长财政收入的同时将朝贡制度推向巅峰。

其舰队规模空前庞大,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当然野史说是寻找建文,我个人觉得此部分纯属后世文人黑朱老四)

文治方面,朱棣令编修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解缙率三千文人在三年时间内即告完成。

《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且无删节。

当然, 朱棣对异议者强力镇压,诸明仁宗朱高炽如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旧臣等都被杀。

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

还恢复了明太祖时期后来被废除的锦衣卫,另外他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厂卫制度确立。(这个制度用的好可以巩固皇权,用不好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永乐大帝驾崩在北击蒙古的征程上,永乐一朝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使大明走向了辉煌。洪熙皇帝开启他短暂而又伟大的历程。

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寥寥数人而已,当然侧面说明他没有得罪文人。但客观的说仁宗皇帝确认不错,当然也腹黑。

否则是不能稳定永乐突然驾崩后混乱的政治局面还能完美的交接。(这里说的混乱局面的汉王,后边会再提起,宣德朝被侄子放钟烤死那哥们)

仁宗统治偏向保守固本,注重休养生息。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

仁宗驾崩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宣宗实行德政治国,并且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使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仁宣之治”。宣宗同样擅长书画,有画作传世。

但其执政期间并非毫无弊端,由于宣宗喜好养蟋蟀,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被称为“促织天子”。同时宣宗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为明英宗时期的太监乱政埋下隐患。

历史及文人倍加推崇宣德皇帝朱瞻基,比人着实不想多说。因为所有的德政治国,不过是黄老思想的作祟,鄙人妄言他们是不思进取。当然也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来讨论。

综上篇幅,永宣盛世聊完了。其实就是永乐的正确战略方针和国策一直在延续到宣德朝而已。守成之君可能更容易松懈。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