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中国有哪些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有哪些)

方应 分享 时间:
摘要:1.与“中国”同名的手工艺——陶瓷;2.孕育在土地里的文明——泥塑;3.最“亲民”的手工艺——木雕;4.光与影的互动——皮影;5.走出国门的手工艺——刺绣;6.千锤百炼出真功——打铁匠;7.记载历史的“活化石”——剪纸;8.张灯结彩过大年的海报——年画;9.最珍贵的手工艺——琉璃;10.最古老的手工艺——竹编。

传统手工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来之不易的共同财富,它不仅关系一个 国家民族文化和精神传承, 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石。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机器生产对手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中国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濒临失传,灭绝。除了 面临机器大生产的冲击还有农村人口的迁移、外来文化的侵蚀、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传统手工业文化如果消失了那么就不可能再生,对我国传统手工业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我国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要面临的重要且急迫的问题。下面小编列举 十大名头很大的传统手工艺 ,您了解多少呢?

一、与“中国”同名的手工艺——陶瓷

中国的英文名就是 “陶瓷(china)” ,可见,陶瓷除了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更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输出的一张“名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陶瓷手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失传的技艺已经恢复 ,五大名窑“官、钧、汝、定、哥”,越窑青瓷、磁州窑、耀州窑…… 都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二、孕育在土地里的文明——泥塑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经多遍工序方可完成。以人物、动物为主为外形,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泥塑在民间俗称 “彩塑”、“泥玩”。 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能够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爱。泥塑的每件作品均是手工制作,皆为孤品,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仿造、复制、盗版等被侵权现象的发生。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人们追求其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一种体现。

三、最“亲民”的手工艺——木雕

木雕工艺来自于“民间”,可 细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了“木雕鱼”等样式简单的木雕工艺品。到了唐代,由于木雕佛像技艺的发展,推动了木雕技艺迎来发展史上的辉煌。而今,历经数千年传承的木雕工艺依然能够快速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光与影的互动——皮影

皮影戏, 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皮影戏

五、走出国门的手工艺——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 距今至少有三千年历史。和陶瓷工艺品一样,丝绸也是闻名海外的 中国三大特产之一, “丝绸之路”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一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而今,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用丝绣技艺制作而成的丝绸工艺品必然要首当其冲,成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

六、千锤百炼出真功——打铁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在北方广大农村能常常看到打铁的铺子,铁匠抡圆了铁锤敲打铁砧的“叮当叮当”的声音也时时不绝于耳。每当夏秋农村农忙时节,人们常常把需要整修的锄镰锨镢等农用家具拿到铁匠铺见火回炉,或者直接从铁匠铺花少许钱买一件农具。打铁一般有见火、锻打、淬火、戗刃、成型等步骤, 铁匠铺以及打铁的铁匠曾是农村农具直接的打造来源, 但是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即使是在山村地块小的地方,也都能用上了小型机械。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劳动力得到极大解放, 大多农民进城当了工人,打制的农具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随之也就没有了市场,打铁的踪影也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现在在农村,打铁铺已经是凤毛麟角,并且都已历经几十年打铁的生涯,这些农村工匠在某些农村还在坚守着这份祖辈留下来的手艺,成为人们对于农村的记忆符号。

七、记载历史的“活化石”——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传统的剪纸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它不仅寓意丰富, 是一种喜庆、欢乐的表现形式, 更多是取材历史典故、人物故事、民间传说,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八、张灯结彩过大年的海报——年画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 早期的年画 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主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年画习俗 反映了古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 建国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 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 年画

九、最珍贵的手工艺——琉璃

琉璃是中国五大名器之首(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 铜),也是佛教七宝之一,在中国的制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不过由于琉璃艺术的离奇、透明、清澈、色艳、神圣,使得 中国的琉璃制造艺术一直属于皇室专用, 故而民间很少流传琉璃制造技法。 到了明代,琉璃制造技艺已经基本失传, 而琉璃在当时更被称为“药玉”。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里,曾为卷帘大将的沙和尚就是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而被玉帝贬下凡间,足见琉璃之珍贵。而对于如此珍贵、美丽且又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自然更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十、最古老的手工艺——竹编

竹编和陶艺一样,都是自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出现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手工艺。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为了将剩余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存放起来,就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可以说,竹编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诞生的,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而建国以来,人们也慢慢重视起竹编的艺术价值。而对于这门伴随着人类生活而生,又极具实用和艺术价值的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艺来说,更应该需要我们传承。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