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及阅读感想)

方应 分享 时间:

《荷塘月色》是一篇名作,文采与才情俱优,读过它的人都心悦诚服地称自己获得了美的享受。

它也因此被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中。

而中学老师在向学生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解读,大谈一通文章创作的大时代、大环境、大背景。

可不是吗?

这篇文章诞生于1927年7月,要知道,1927年可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份。

先是3月6日,蒋介石制造了“赣州惨案”;然后在3月7日,毛主席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紧接着,上海工人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

随后出现了安庆惨案和“三·二四”惨案;这之后是汪逆夺权、蒋某发动“四·一二”政变、萧楚女被捕、李大钊就义、马日事变、王国维沉湖等等。

当然,朱自清创作此文时是在7月,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在8月和9月发动的。

那么,朱自清在文中一开首所写的“心里颇不宁静”,这“不宁静”来源于什么?

诺,朱自清是一个民主斗士,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是痛感于“长夜难明赤县天”,悲愤于报国无门,像鲁迅先生那样,“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苦闷、愤懑,不甘于现状,却又不能不安于现状,于是,身虽“安”,心却不宁静。

因为《荷塘月色》恰巧创作于1927年7月,你把它的诞生的功劳归结于大时代,就像现在“红学专家”吹捧《红楼梦》一样。

说《红楼梦》是大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大时代的伟大结晶,完全是可以的,并且,这么做绝对可以更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让作品拥有更高尚的格调。

但是,朱自清创作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未必就是这个。

有读者表示不服。

那么,今天就来详细说一说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具体因由。

不用说,文章题为《荷塘月色》,写的就是作者在荷塘观赏到的月色。

作者为什么要到荷塘观赏月色呢?

这是关键点。

文章交待得非常隐晦,只说妻子在房中哄孩子睡觉,他在院子里纳凉,心情不好,无可排遣,就跑到荷塘独享月色,尽情地放纵自己的思维,“什么都可以想”。

他想到了什么呢?想到了“舞女的裙”、“出浴的美人”,想到了采莲的少女,想到了江南……

端的是遐想万千,想入非非。写得很精彩,写得很热闹。但是,现实很残酷——他很沮丧地写:“我什么也没有。”

他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吗?

他不是有妻子、有孩子吗?

对于妻子,他在文章结尾写:赏月归来,妻子已睡熟好久了。

全文思路大致就这样。

你品,你细品。

是不是品出了一些中年男人共有的“躁动”情绪?

朱自清和妻子武仲谦结婚的时间是1916年。

那一年,他18岁,刚刚考取了北京大学预科。

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离家去了北京。

朱自清和妻子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得从回扬州省立第八中学任教之后算起,即从1920年开始。

从1920年到1927年,刚好七年。

听说过“七年之痒”这个词儿吗?

现在,很多人只知朱自清在1932年写过一篇著名的《给亡妇》,情真意切地对前妻武仲谦进行了悼念。

因此,很多人都以为他对前妻武仲谦好得不得了。

事实并非如此。

朱自清和武仲谦的结合,完全是他们双方父母的包办。

朱自清在写了《给亡妇》之后的两年,即1934年写有《择偶记》一文,追忆了这桩婚事前来后去的经过,字里行间,对武仲谦殊无好感,只说了一句:“脚大了些。”

我们大家还要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五四运动”之后,很多名人都打着冲破樊笼的旗号,全力解除包办婚姻,郭沫若、鲁迅、郁达夫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先驱。

朱自清是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传统文人,在行动上虽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但内心多多少少是漾起过渏涟的。

否则,他就不会在1923年写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样充满氲氤情味的文章;也不会在1925年在《女人》里宣称自己所追寻的女人是“艺术的女人”。

武仲谦一点儿也不“艺术”。

她是个封建旧女子,大字不识一个,婚后只知道相夫教子,卑微地生活着,心甘情愿地为家庭牺牲着自己的一切。

她与朱自清共处11年,像母鸡下蛋一样,一连生下了6个小孩。

对于这个妻子,朱自清是很不屑的。

后来在《给亡妇》这篇文章里,他为此无限悔恨地检讨自己,数落自己的坏脾气,自责对亡妻太苛、太暴、太无情。

小编在这里补一句:朱自清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给亡妇》的呢?

是他遭到续弦后妻陈竹隐的顶撞后,回思亡妻的种种好,情难自抑,以和血和泪之墨写成的。

陈竹隐是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知识女性,知书识诗,追求自强自立,和武仲谦的忍耐和甘于吃苦有很大的不同。

朱自清在和陈竹隐新婚燕尔之时,很是过了一段“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惬意日子。

但一旦回归琐碎的油盐茶酱醋,矛盾就随之而来,频繁的磕磕碰碰让朱自清苦不堪言。

我们看朱自清的作品,他的名作基本都诞生于与武仲谦在一起的日子。

这说明,他之所以能安定地在书桌前写作,主要还是武仲谦包揽下了一切家务。

拥有不知可贵,失去才知珍惜。

武仲谦在世的时候,每天洗衣做饭,全部精力放在养儿育女和照顾朱自清的生活起居上,没有自我,完完全全是一个老妈子的角色。

朱自清深恨她没有情调,不懂浪漫。

在写《荷塘月色》的1927年7月,武仲谦已经生育了五个孩子,并且怀上了第六个孩子,已经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

那么,在这个盛夏之夜,正值壮年的朱自清在生理压抑之下,心情无法平静,就只能找一个“白天少人走,夜晚更见寂静”的地方让自己的一腔情愫尽情地驰骋一番了。

他沉浸在“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意境之中,内心不断吟哦着《西洲曲》——《西洲曲》是一首长言乐府诗,诗中女子饱含盼夫夫不归的千般幽怨。

朱自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象为那个女子盼归的“归人”,可是回到家,妻子却已睡得像猪。

真是大煞风景。

才情冠绝一时的朱自清在这一夜的情路千回百转,自怨自艾,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荷塘月色》。

最后说一句,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绝不是教材书上说的,是要坦露正直文人对暴行的愤怒,要鞭挞反动派对革命者的屠杀和镇压。

因为,他的文章,不具备鲁迅杂文那样随写随发的时效性,一开始没想过要发表,并非投向敌营的“标枪”、“匕首”,而是类似于私人日记一类的写意散文。

这,就注定了它并非是用以唤醒民智的一声呐喊。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