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孙权有几个儿子(孙权的儿子结局分别如何)

方应 分享 时间:
摘要:孙权有7个儿子,在这7个儿子中,长子孙登可以说是最为贤能的一位了。因此,在登基称帝后,孙权自然册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孙权最为器重的儿子却英年早逝。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对于称帝之后的孙权,自然要册立太子。就孙权来说,一共有7个儿子。

在这7个儿子中,长子孙登可以说是最为贤能的一位了。因此,在登基称帝后,孙权自然册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孙权最为器重的儿子却英年早逝。

赤乌四年(241年),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在孙登去世后,孙权另外几个儿子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最终,孙权的七个儿子中,三人病逝,四人被杀!

长子孙登:病逝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孙权的长子孙登来说,可以类比朱元璋的长子朱标。

两人都是非常贤能的太子,都受到了父皇的喜爱和器重,结果最后都英年早逝,并对之后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朱标没有英年早逝的话,明朝很可能就不会发生靖难之役了。

而就三国时期的东吴来说,孙登顺利即位的话,不仅东吴的国力将会得到增强,就孙权的其他儿子,很可能也不会落下悲惨的结局了。

次子孙虑:病逝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称帝后,次子孙虑病逝,时年二十岁。

三子孙和:被杀

在次子孙虑和长子孙登相继病逝后,三子孙和成为孙权事实上的长子了。于是,孙和被孙权册立为太子。但是,太子孙和因为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逐渐失势。

赤乌十三年(250年),降为彰王,再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年,传言得到太傅诸葛恪迎立,坐罪赐死,也即孙和可以说是被东吴权臣孙峻所杀的。建兴二年冬(253年),孙峻诛杀诸葛恪后,升为丞相大将军,从而对孙和等东吴宗室痛下杀手。

四子孙霸:被杀

孙权的长子孙登去世后,四子孙霸和三子孙和展开了一场夺嫡之争。虽然这场夺嫡之争没有清朝的九子夺嫡那么激烈,但是,这还是牵连了不少东吴大臣,比如陆逊就因此被孙权责怪,最终气愤而死。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八月,孙霸因图谋害死孙和而被赐死,其党羽也被诛杀。对于孙权的四子孙霸,《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以庶干嫡,奋不遵轨度,固取危亡之道也。”也即孙霸被杀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并不值得同情。

五子孙奋:被杀

孙奋作为孙权之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建衡二年(270年),传孙奋与上虞侯孙奉必有一人会成为皇帝,这让当时在位的皇帝孙皓非常愤怒。

于是,孙皓将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诛死,取消他的封爵。对于孙奋来说,并没有什么谋反的举动,结果全家被孙皓所杀,可以说是让人同情了。

六子孙休:病逝

在吴国历史上,孙休是第三位皇帝,至于第二位皇帝,则是孙权的七子孙亮。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兵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

对于权臣孙綝来说,希望可以继续执掌东吴大权。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孙休并不是汉献帝刘协。在登基称帝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

一定程度上,如果不除掉孙綝这位权臣,东吴很可能会像末年的东汉王朝一样,朝政被权臣把持,君主逐渐成为汉献帝这样的傀儡皇帝。因此,在东吴的历任皇帝中,孙休还是比较有作为的。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这成为东吴可以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原因之一。

七子孙亮:被杀

孙亮是孙权最小的一个儿子,但是,因为聪慧过人,所以受到了孙权的喜爱。

建兴元年(252年),十岁的孙亮正式登基称帝。不过,公元258年,孙亮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失去了皇位。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被逼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

由此,不管是被逼自杀,还是被毒杀,对于孙亮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善终的结局。综上,就孙权的七个儿子来说,因为长子孙登的英年早逝,从而在命运走向发生了变化。

在笔者看来,如果孙登能顺利即位,其他几个兄弟作为封王,不需要染指东吴皇帝的宝座,自然不会落下悲惨的结局了。

>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