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主要用途是古代作为陪葬的冥器。唐三彩主要生产于盛唐时期,最早发现是在洛阳。因器物表面涂有明亮的釉色,以红、白、绿色为主,又主要是在唐代墓葬中被发现的,因此称为“唐三彩”。最具代表性的唐三彩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
唐三彩最早出土于洛阳,亦有” 洛阳唐三彩 “之称 ,清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和开封的洛汴铁路,也就是今天陇海铁路,路基开挖到洛阳北邙山的时候。
随着工人的镐挖锨翻,一批唐代墓葬遇路而破,一件件随葬文物重见天日,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唐三彩 是以黄、绿、白为主色的,三种以上色彩的多色低温铅釉陶器,一种低温釉陶器,施以含铅的低温釉,釉中使用铜、铁、锰、钴等多种金属做显色剂,形成浅黄、赭黄、深绿、天蓝、茄紫等 多种色彩 。
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巧,做成五彩缤纷艳丽多彩的器物。其中还采用了印花、雕花、刻花、雕塑等传统技法。
北朝时期的陶塑工艺与汉代铅釉釉色、釉质的改进为三彩釉的发展创立了条件,在唐代达到了工艺的创新阶段,使铅釉陶形成了著名于世的“唐三彩”。
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特征,也成为唐三彩区别与其他时代三彩器的主要特征
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
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最终这一件唐三彩才算完成。
唐三彩釉陶的造型和色彩装饰是丰富多样的。根据器型的样式,唐三彩器物的成形釉轮制、模制、雕塑和粘接等工艺方法。其釉彩装饰则有画彩、点彩、贴花、印花、刻花、划花、填彩等釉彩装饰工艺。
唐三彩造型丰富,大体上可分为人物、动物、生活用具三大类。人物如贵妇俑、天王俑、武士俑、文官俑、侍女俑、歌舞俑、杂技俑、胡人俑、跪拜俑等。
动物如马、骆驼、牛、羊、狗、大象、猪、兔子、驴等,用具又分餐饮用具、盛储用具、化妆用具、文房用具、装饰用具等,如碗、盘、壶、杯、罐、钵、香炉、枕头等。
唐三彩的造型中,以 女子、天王、马、骆驼 最为常见,女子骨肉丰腴,气质高雅,天王面目狰狞,鬼怕人惊。但在唐三彩中,形象塑造最为出色的,当属 马 !!!
目前出土的唐三彩造型中最多的就是马,唐朝是一个爱马的年代,这不光与唐朝皇室有游牧*血统相关,还因马是皇权的象征,当时画马的画家深受唐朝人的喜爱,最有名的是曹霸。大诗人杜甫还为他写下有名的《丹青引》,夸曹霸画马 “一洗万古凡马空”
一、 随葬品
唐朝是一个厚葬的时代,当厚葬之风遇见唐三彩,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目前全国各地唐三彩出土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唐三彩出土于唐代墓葬。大唐盛世之下,社会上开始流行厚葬之风,这种风气从社会的上层开始。
而后下移,逐渐波及社会底层与民间,最后风行全国,为了死者归天后的荣光无限,生者*尽铺张浪费之能事者有之,甚至为此倾家荡产者有之。《旧唐书。舆服志》对此有精彩描述,“近来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偶马,雕饰如生。
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厚葬之风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史料记载,唐政府明确规定三品以上官员陪葬明器90件,五品至三品69件,九品至五品40件,但是这项规定*少有人遵循,多数墓葬的陪品数量都远高于规定。
二、宗教用品
长安是中国唐代的*中心,玄奘在此译经文77部1346卷,高僧道安、鸠摩罗什也在此译经弘法。
有关唐三彩的宗教用品,最珍贵的例子便是陕西临潼庆山寺出土的唐三彩,这些唐三彩非常珍贵。唐玄宗开元盛世以后,长安经历了安史之乱、会昌灭佛、黄巢起义多次劫难,城内郊外寺塔残破,经像毁废,所以临潼发现的*遗迹、遗物尤显珍贵。
这对出土的三彩狮子,是迄今所见制作时代最早,艺术水平最高的唐三彩动物造型,因为唐三彩作品骆驼和马的造型非常之多,狮子造型*为稀少。
三、制造建筑材料
中国以前把玻璃器称为琉璃,而从四世纪起,把用低温铅釉陶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称为“琉璃”。多彩琉璃大明宫、华清宫、洛阳东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宫殿遗址中,都有发现。
唐三彩从唐初开始制作,其间经历了初创走向成熟时期、高峰时期和衰退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与通常划分的唐代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大致相同。
第一阶段
为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即武德年间至武则天执政以前,是唐三彩在唐代漫长烧制过程中的初创时期。
第二阶段
为武则天上台到唐玄宗统治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这一阶段包括了开元天宝和整个盛唐时代。
此时的大唐帝国与世界上70余个国家有*、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唐都长安城内,行行走在街道衢巷间的不但有中国人,还有不同肤色不服饰的外国人,僧侣、学生、艺术家、商人,“万国衣冠朝长安”形容再为贴切不过。
通过从东、西两京出发的丝绸之路,唐三彩作为大唐盛世象征的珍奇艺术品之一,被骆驼驮着,被海船装着,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到中亚、西亚等广大地区,成为那里上流社会摩娑把玩的心爱之物。
现*古中,埃及、伊拉克、朝鲜和日本等地都有大量的唐三彩被挖掘出土。
唐三彩风靡天下时,一些国家倾慕她的绝代风采,还造窑仿烧,著名如伊朗的“波斯三彩”、朝鲜的“新罗三彩”和日本的“奈良三彩”,这些三彩斑斓陆离,各具特色,但上面都能看出唐三彩的迷人风韵。
第三阶段
为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政权的动摇,*经济严重衰退,唐三彩的制作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制已成了强弓之末。
我国出土唐三彩的地域十分广泛,可以说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唐三彩的发现。如河南、陕西、甘肃、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市都有唐三彩的出土。
出土数量最多的,首先是陕西的西安和河南的洛阳,其中洛阳市出土唐三彩的地点就有二十处以上,唐三彩总计数量至少五百件之多。洛阳、西安出土唐三彩之所以最多,其原因首先与这两个城市在唐代所处的特殊*、经济地位和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