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喜欢收藏老照片,
我一直觉得这些珍贵的照片,在讲述拍摄时刻的那个世界。
先挑出一组民国时期和火车有关的照片,和大家讲讲民国时期人们是怎么坐火车的。
先横屏预览一下图片
1941-1949年 安徽省
我买的时候名称上面只标注了1941-1949年中国各地老照片,
1.照片拍摄于蚌埠,明光市,淮南市这些地方,离南京很近。
2.照片里面穿军装的都是国军身份。
3.1937年卢沟桥事变,37年底南京沦陷,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所以时间上可以大致做一个推断,这些照片都是拍摄于1945-1949年。
这一组照片是当时作者跟随国民党一队军人,乘火车在安徽省拍摄的。照片中有大的场景,有人物的特写,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1941-1949 安徽省
照片很多,我只挑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来说
第一组三张是车头车厢车尾,非常多的人。
你看到会不会有些吃惊!
注意看车头的地方还在腾云驾雾,
别忘了那个时候的火车可真的就是火车,所以我很好奇车头有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到底这些人当时热不热。
人都可以坐到车顶上车前面,甚至比车头还靠前的位置。
侧面能反映出当时火车行驶的速度有多慢。我在想当时的火车速度这么慢,是不是沿途一路,人们随时扒车门就能上下车。
现在看可能比印度火车还能装,上下挤满了人,注意观察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你会发现 这些人里面有普通老百姓,有穿军装的,有穿长袍,还有戴礼帽的。
多说一点,照片里面这些人他们的服饰,有很传统的很西化的这些穿着都能看到,现在我们身上穿的几乎都是洋装, T恤衫 牛仔裤 衬衣这些都是洋装。
下一小组, 前面两张照片生动的展现了当时挤不进车厢的人怎么办,
真的就是把自己挂在了车上
我们现在讲好像是完全开玩笑的一句话,但当时的人真的就是把自己挂在了车上。
注意看这两个人的行李,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多数是用口袋装自己行李的。
第三张呢,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张。
前面这位小姑娘从她的穿着打扮就能看出来家境一定很贫穷,脚上穿着一双极其不相称的大鞋,这个鞋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捡来的,
1945-1949 安徽省
注意看她穿的棉裤的裤腿,是用绳子绑起来的,绑起来不进风暖和,但你能理解什么呢?
因为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年代,大部分老百姓冬天只有一件棉衣棉裤,不像我们现在里面穿秋衣秋裤打底裤,开着口你也不觉得有多冷,这个小姑娘冬天身上真就这么一条棉裤,
我姥姥现在已经80多岁了,她现在每年冬天还是习惯穿棉裤下面一定用绳子绑住裤腿。应该是那个时候留下的习惯。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小姑娘,在站台上她正在干什么呢?
你有没有注意到后面这个和她年龄相仿的人,在干什么?
我猜测,很大可能正在卖热水,你能想象吗,照片就是她递上热水的一刻,所以我们的主人公很,很可能这一天和她的小伙伴出来卖水的。
还有卖什么的呢,
下面这张,两人行色匆匆,手里提的东西能判断出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卖帽子的,你注意看两个人都没有穿鞋,光脚在走路。
1945-1949 安徽省
我猜测,他们两是有鞋的,之所以光着脚,是怕把鞋弄脏弄湿,没办法穿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前面几张照片反映地面很多泥,应该是那一天刚下过雨。
那个年代(1945-1949)有铺装路面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人们多数都是布鞋,布鞋泥了湿了根本没法穿,所以还不如光着脚。
你可见这两人赶来车站的这一路,路况多差。
我这里要卖个关子,人群里有很特别的一个人,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会再说。
下一张,注意刚刚说的地面有水坑,对吧。
注意卖东西的一老一少。穿着很传统的长袍打着补丁,两人正在向车里的士兵兜售东西。
此处有彩蛋,认真观察
各位再仔细的观察一下这张照片,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此处先留一个小彩蛋,放到最后说。
鞋的颜色上判断很明显已经湿了,他当时穿的肯定很不舒服,他们手里卖的东西是什么呢,乍一看感觉像是油条,也可能是红薯一类的东西。
下一张,镜头前面这位大哥在吃饭。
今天的眼光看我们这位大哥的发型 还是挺时尚的
注意看他的筷子长短还不一样,吃的东西汤汤水水的,应该是在站台买的。
如果吃的是馒头之类,那才有可能是一路带过来的,你能明白吧。
碗筷也搞不清楚是不是自备的,很有可能是。
那个时候人们出门随身带一个碗一双筷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很可能吃完 这位大哥把碗往旁边包袱里一塞就完事了。
下面我们再回过头,说说刚才那位女士。
人贴着人,像不像现在北京早高峰地铁
很明显她是刚刚挤上车,箱子还没挤进去。
你稍微观察就会发现她的穿着有别于之前我们见到的所有人。
呢子大衣,烫了头时髦的发型,和周围的人相比格格不入,
旁边的男士都是脏乱差的形象,身上的这些油渍,隔着屏幕都能闻见这股油了吧唧的味道。
我们这位女士,我猜她一定家境不错,而且有比较西方的进步的思想,再和照片最左面的女士对比,你应该也能感受到。
你注意车门上站的这位大哥,他为什么一直站车门上呢?很可能,他只要下去就再难挤上车了。
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包括前面这么多张照片,火车上的乘客绝大部分都是男性,那个动荡的年代(1945-1949),女性其实是很少出门的。
下一张,脑补一下她操着一口安徽方言和别人在嚷,拼命的想往车里面挤的状态,她心里那个急躁。
1945-1949 安徽省
前面啰嗦太多了,本来打算写一期把这个故事都讲完, 分成上下期吧,下期再讲讲:
车站里士兵的故事,
当时人们是怎样候车的,
汉语拼音1958年颁布,此前汉字用什么注音?
喜欢的朋友关注下期。
谢谢阅读。
彩蛋时间!
再回头看刚才的那张照片,
注意看这个照片,我看了7、8遍之后,已经写完节目脚本了,惊奇的发现一件事,
有没有看出来,这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两位小姑娘,我们的主人公,
对比鞋子,
上衣都是前面长后面短,
还有同伴手里的水杯,
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刚才的两位小姑娘。
看身高可能也就10岁出头吧,这种生活的境遇简直太惨了。
现在即使一般的家庭小朋友多幸福。
我们现在出门渴了买瓶水,要是用别人用过的水杯,膈应死你,
珍惜好时代,就这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