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油条创业故事分享

天下 分享 时间:

工作不分高低,生意不分大小,贵在付出和坚持,摆地摊卖烧饼油条也能开公司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创业的大军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油条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油条夫妻4年“炸”出一套房

凤凰西街上有一家“放心油条豆浆”店,每天早上7点到8点,店门口总会排上长队,附近居民说:“他家的油条跟别家不一样,面好、油好,好吃又放心,我们天天来买。”正是凭着“放心”二字,小店生意红火起来,如今,店老板经过4年多的辛苦,终于在南京买房安家了。

“放心油条”每月用油上万元

店老板石学国和老板娘杨影都是宿迁泗阳人,十年前来南京务工,刚开始在饭店打工,后来自己开了这家“油条豆浆”店。如何才能做出让顾客放心的油条?石师傅说,他发面从不添加明矾,而是用标准的发酵粉,再通过冷冻低温发酵的方法发面。“我每天凌晨3点起床,就是为了能早一点发面。因为冷冻发酵耗时长,炸出来的油条更松软。”石师傅还会在面里加入鸡蛋,使油条口感更软和。

做放心油条最关键的就是油,石师傅店里用的是可控制温度、有过滤网的电锅,“这款电锅可以恒温炸油条,这样炸出来的油条外面不会焦,而且油烟也少,油条颜色不会发黑。”石师傅掐指算了算,每天他大概卖出1300至1500根油条,需要用7到8桶5升装大豆油,价值400多元。每根油条卖1元,其中用油成本就要占4成。石师傅说,周六周日卖得还多一些,用油达到9到10桶。每天晚上,妻子杨影都会将剩余的油和面渣倒掉,再将锅清洗干净。“我们绝不使用隔夜油,每天都用新油,既然我的店名叫放心油条,那我就要做真正让人放心的油条。”

在离小店不远的家里,石师傅带笔者看了他刚从超市购买的30多箱油和20多袋大米,“超市每月定期派人送货上门。”说着,石师傅拿出这个月购物的两张发票,一张是9月10日的,上面写着,“苏果大豆油(一级)一箱,5升×4,单价210元,购买件数30箱,购买总额6300元。”另一张是9月22日的,上面写着,“苏果大豆油(一级)一箱,5升×4,单价202元,购买件数32箱,购买总额6464元。”石师傅说,他们店半个月就要买一次油,每月至少要买60箱油。

为儿子上学,夫妻俩咬牙买房

油条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如今石师傅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他每天从早上5点开门到晚上8点关门。除了炸油条,现在还自己磨豆浆、煮粥、炸萝卜丝饼、做蛋饼夹油条,都很受顾客欢迎。夫妇俩起早贪黑地干了4年,终于攒下了近50万元,今年上半年,夫妻俩又回老家凑了些钱,花103万在凤凰西街郁金里买了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

说起为什么买房,妻子杨影含着泪花说,是为了孩子。原来儿子石雅飞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级,成绩一直在班里前五名,为了让孩子能上到好的初中,夫妻俩商量决定,买房将儿子户口迁到南京来。

“儿子特别懂事,学习成绩又好,暑假在家都帮我们做家务,天气那么热,儿子从不买饮料,都是喝白开水。”提起儿子,杨影很欣慰,“只要他能好好上学,我们再苦再累也要供他上好学校。”杨影将儿子的奖状一张张叠好放在抽屉里,每当自己回到家感到累时,只要一看到这些,她就咬咬牙不觉得累、不觉得疼了。

小吃培训创业故事-卖油条创业故事

自2009年,刘洪安和妻子用几千元从亲戚手中“盘”下这个临街小铺,一年365天只有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十是假期。在这十几天中,他们不必凌晨2时匆匆起床,赶到蓝色铁皮小屋开门迎客。

2012年的这个春节,刘洪安虽然也给自己放了假,但却一直“没闲着”,他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已经营两年的早点小铺“打出自己的牌子”。

春节期间,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健康节目,引起了刘洪安关注:一位专家在指出食用油经过反复加温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同时还特意为煎炸食物的剩油使用支招。这无疑成为砸在苦苦思索中的刘洪安头上的那个“苹果”。

春节后一开业,蓝色铁皮小屋就立刻来了个“华丽转身”。他撤下了“家家快餐”的旧招牌,换上了“刘家豆腐脑”的新牌子,几名工作人员则统一了蓝帽子、白上衣、红围裙的着装,同时这个早餐摊更亮出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承诺。

他打印了一份“告知新老顾客”的宣传单,贴在铁皮小屋的窗户上——新年伊始,向尊敬的顾客郑重承诺:本店油条用油是一级大豆色拉油,是从植物油公司批量进入。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不含一滴复炸油,也请您审查和监督。

刘洪安还专门准备了 “验油勺”。“验油勺”旁,他还不忘贴上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快速验油“小窍门”。“以前的油用勺子舀起来,里边可以看到‘黑星星’,而油条吃下去也感觉‘顶胃’……”

“杜绝复炸”的承诺也好、“验油勺”的使用也好,这样营销创意的起点都是源于他在《论语》中读到的一个简单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句“名言”也在2012年2月后登上了“刘家豆腐脑”的新招牌,成为这位有大专学历的面点师的“营销理念”。

油条杜绝复炸后,成本也相应增加,为此刘洪安将油条的价格每斤提高了1元,“从每斤4元涨到了每斤5元” 。可来吃早餐的人却不减反增。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刘洪安在网上也迅速走红,“刘家豆腐脑”的生意得用“火爆”来形容了。

炸油条时,每次油锅要放油20斤。刘洪安每天炸80多斤油条,要用油15斤左右,锅里还有5斤剩油。“过去,这些剩油下一次炸油条时都会‘滚’着用。

而今这5斤剩油,表面两斤“清凉油”,他会舀出来,炸辣椒油或用来拌肉馅做馅饼;剩下的3斤“黑油底”则会全部倒掉。

他批量采购的大豆色拉油每斤5.05元,每天倒掉3斤“黑油底”,成本增加15.15元。而油条价格每斤增加1元,80斤油条就是80元。减去增加的成本,刘洪安每天还会多赚65元左右。

王志交:烧饼油条,这买卖也能做成公司

苏州人吃大饼油条有个特别的习惯:一块烤得焦香的大饼一折为二,将一根外脆里嫩的油条裹进去,一起向嘴里送。所以,这一黄金搭档常常是”一副一副”买的。虽说现在的早餐五花八门,但做得好的大饼油条依然吃香。其中,在苏城小有名气的,双塔菜场边上的“王氏林记”烧饼店肯定算一个。那个地方,不管早晚,常常排队,买的人也是各色都有。只是很少有人想到,店主王志交原先要欠下近十万元才开出了这个店,而如今他的分店已开出了20多家,遍及市区及周边县市,而且他还登记注册了国内唯一一家烧饼公司。

1999年,浙江仙居人王志交带着妻子来苏州打拼,东拼西凑,开了一家烧饼店。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苏州人喜欢吃大饼油条,只要肯做、做得好,肯定亏不了。渐渐的,他做出了名气,其他地方的人也慕名而来,你五只我十只的带回家。生意最好的时候,他只能限量供应,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

王志交说,他有个特点,就是爱琢磨,以前是整天想着做好大饼油条。而现在,则是想着给这个行业“立规矩”,也就是大饼、油条该怎么做。最近几年,他开出了20多家分店,周边县市都进入了。去年,他还成立了主营烧饼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经营烧饼点心的公司,全国就我一家,其它的都是小店、铺子。”

摊子大了,要说没有困难,那是不现实的。如何做大饼,这事还好说,那都有一套基本的流程。而为了不弄砸自己的招牌,他没有选择开加盟店,而是全部直营,这样一来,资金上紧了,特别是要再发展,没有后劲了。如今,他也把眼光盯上了政府提供的创业资金。


油条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 红色微视频《追寻》观后感范文5篇

★ 餐厅策划书模板

★ 《追寻》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 系列红色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

★ 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21381